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淄博市出台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看看打算怎么干?

2019

12/13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淄博发布《淄博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建筑立面整治工程。2020年制定《淄博市建筑物立面整治标准导则》,各区县按照“一街一景”标准,对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出入口周边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设计。制定整治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维护,清除乱搭乱建乱贴乱画,规范设置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各区县2020年分别打造1-2条建筑外立面整治示范路,2021年完成主干道及城市出入口周边建筑外立面整治,2022年完成次干道两侧建筑外立面整治。

架空线路落地工程。规范设置和整合各类架空线网,加大架空线缆入地改造力度。各区县新建、改造的城市道路、居住小区,具备条件的架空线路要全部进行落地改造,不具备落地条件的架空线路要采取“撤线并杆”方式,逐步消除各类城市“蜘蛛网”。有序推动综合管廊建设,2020年年底前全市建成综合管廊40公里以上。

夜景美化亮化工程。2019年年底前制定《淄博市城市夜景照明管理办法》,有序推进城市主干道、高架路、立交桥、城市出入口、重要场所、城市窗口等重点部位的夜景美化亮化,新建工程同步建设,既有工程分步改造,统一规划设计,突出地域特色,增加文化内涵,营造景观多样、色彩丰富、动感时尚的城市夜景亮化效果,打造流光溢彩、独具韵味的“不夜之城”。各区县2020年分别至少完成1条主干道的亮化美化,2021年分别至少完成1个片区的亮化美化,2022年分别至少打造1处高标准“灯光秀”区域。加强照明设施巡查维护,确保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装灯率和亮灯率达到100%,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

城市修补更新工程。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改造任务。建立全市老旧居住区数据库,制定三年改造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1995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2021-2022年对1996-1999年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新建公厕全部达到一类标准以上,改建公厕达到二类标准以上,有条件的可以建设综合服务型公厕。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商场等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厕。加快市政设施、破损路面、城市家具改造,提高日常养护水平。

服务设施配套工程。编制《淄博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专项规划》,统筹布局“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街头游园、社区医疗、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点、充电桩、智能快递柜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便民市场、早餐点、家政服务部等小型商业设施,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充足、方便的便民服务。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配置力度,全市开工建设标准化小学18所、新增学位27225个,开工建设幼儿园57所、新增学位16290个,新增养老床位4500个。

地下空间开发工程。编制《淄博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规划》,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充分利用公共建筑、大型居住区、城市公园等地下空间,与人防要求相互结合,建设商业、娱乐、停车等设施,实现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建设、立体化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淄博新城区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完成地下金带以及2所学校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其他区县每年要建设1处地下公共利用空间。

停车设施补短工程。适当优先考虑停车场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城区内闲置空间,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各区县每年至少完成1处以上的标准停车场建设。实施智慧停车项目,推广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主城区作为一个板块统一谋划,其他区县加紧推进。采取市场化运作,引入专业公司和社会资本,2020年完成存量停车位智慧化改造,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异化收费政策,完成停车难区域停车划线工作,启动停车泊位立体化改造。2022年建立全市联网的智慧停车大数据平台,将公共停车场、商业停车场接入停车数据平台。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加快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步伐,各区县2020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2021年5月底前完成城中村、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乡结合部的雨污分流改造。继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市建成区内的城市道路、广场、河道、居住区在新建、改造时,全部按照海绵城市标准进行设计建设。2022年中心城区建成区3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强化城市排水管理,严控私接私排、雨污混流,保障排水管网通畅,排水泵站正常运行,确保城市汛期安全。

城区绿道连接工程。编制《淄博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各城区之间以河滨绿地、道路绿带为依托,建设连接和贯穿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区的带状休憩、健身路径,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逐步延伸,形成规模,建成“百公里绿道”。2021年年底前,各区县分别建成10公里以上城市绿道。开展城乡绿化行动,在各城区之间规划建设绿色隔离带和郊野公园,既相互联系,又有效分割,体现组群式城市绿化特色。

按照“一路一特色、一园一风貌”要求,城区内主次干道、公园、街头绿地形成特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园林景观。对城区内超过30米宽的现有道路绿化带进行提升改造,配套建设附属设施,建成带状游园,改善城市景观,方便市民出行,各区县每年要完成2条以上道路绿化带的精品化提升。推进绿地养护管理精细化发展,2020年制定绿地精细化养护标准,城市园林绿地全面达到一级养护水平。实施裸露土地绿化专项整治行动,全部消除城市裸露土地。

立体绿化增量工程。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充分利用城乡闲置地块、企业废弃厂址、建设预留用地,合理规划各类绿地,建设“布袋公园”“拇指公园”及各类主题公园,各区县每年要建成3处以上街头游园。推广立体绿化,以公共建筑屋顶、桥梁桥体、院落围墙为重点和示范,逐步组织实施,各区县每年要完成2处以上立体绿化工程建设。2021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增花添色彩化工程。在道路绿化带、公园、街头绿地中,大量增加彩叶、变叶树种使用,点缀宿根花卉、时令草花,丰富植物层次和园林景观,增加城市季相变化,形成“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城市绿化景观,各区县每年要完成1-2条城市主次干道的“彩化”工程。对枯死、病害行道树及时进行补植、更换,尽量避免栽种产生大量飞絮、籽实、树胶的植物,降低对公共环境的影响。

严格落实“河长制”部门职责分工,实施城市河道、水系精细化管理,2020年,孝妇河、东猪龙河、乌河、范阳河等主要河流基本恢复水环境功能。建立建设领域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房屋建筑工地严格落实扬尘防治“8个100%”,市政、道路、水利、管道等线性工程实行分段施工,落实扬尘防治“6个100%”。拆除工程必须实行湿法作业。加强渣土运输管理,运输车辆严格执行“十个必须”,杜绝随意撒漏。规范建筑垃圾消纳场管理,各区县要建成并有效运行1座消纳场,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实施“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强化环卫市场化企业监管,提高道路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2019年年底前70%以上的城区主次干道实现深度保洁,2020年年底前全部实现深度保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全市公共机构及张店区、经济开发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区县至少1个街道和1个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1年全市企业单位及临淄区、高新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区县至少有50%以上街道和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022年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加快大学城建设,建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积极引进新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推进现有高校品质提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深化人才引进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品质生活居住区,为引进人才创造优质工作、生活环境,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淄就业、创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入学、医疗等方面政策,吸引更多外来人员落户淄博。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以上。

倡导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活动,引导建设24小时便利店,促进夜间消费。以美食街、步行街、商业街为载体,布局老字号、大排档、餐馆、茶室等多种餐饮业态,吸引连锁酒店加盟,荟萃各地特色美食,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等餐饮娱乐活动,吸引市民群众参与。丰富剧场、戏院、影院等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种和场次,加快引进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剧团,集中打造富有特色、现代时尚的酒吧街、休闲区,规范发展正规娱乐场所,满足市民及游客多样化需要。推广夜游观光,充分利用旅游景点、山林河湖等资源,结合运用夜景亮化、音乐喷泉等现代因素,打造夜间“打卡”景点。2021年年底前,各区县要分别打造2处以上夜间消费集中区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马玉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