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浩浩江水润齐鲁

2019

12/12
来源:

人民网-山东频道

作者:

手机查看

  几千年来,长江与黄河各自奔流不息,惠泽着亿万华夏子孙。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如今,南水北调山东段通水已经6个年头,浩浩江水滋润着齐鲁大地,所谓长江之水从南来,奔流向北不复回。

  调水6年——

  累计4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3000万

  大屯水库

  长江已经奔腾了几千年,如今,她来到了北方,来到齐鲁大地,与黄河拥抱,像婀娜的少女,她滋润了齐鲁干渴的土地,给齐鲁人民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力量!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经过11年,于2013年11月基本完成,顺利实现干线工程全线通水目标。如今,南水北调在山东省构建起了“T”字型输水大动脉和全省骨干水网体系,已顺利完成6个年度调水任务,累计调入山东水量近40亿立方米。

  滔滔的江水,打通了南四湖与东平湖的水上通道,新增通航里程62公里,京杭大运河通航能力明显提高。

  甘甜的江水改变了地表水,也改变了南四湖、东平湖无法有效补充长江水的历史,同时,先后通过调引长江水、黄河水累计为小清河和济南保泉补源2.75亿立方米,极大改善了小清河济南市区段水质和生态环境,保证了济南泉水的持续喷涌。

  在山东,南水北调总受益人口达3000多万人。2015年南水北调将长江水引入武城县后,当地群众彻底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生态恢复——

  天变蓝了,水变清了

  山东武城县六五河现貌

  “对俺们来讲,南水北调工程最大的收益就是在饮用水上得到了改善,环境好了,天变蓝了,水变清了。”说起水,山东德州武城县郝王庄镇庞庄村的张金云抑制不住的兴奋。

  武城县位于山东西北部,这里地下水资源贫乏,水质较差,含氟量、含碱量较高,水垢较多,长时间饮用后,对身体影响较大。随着城市及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由于干旱缺水,补给不及时,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大面积漏斗区,导致污水入渗,有害物质下移,地下水资源环境恶化。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带来了契机。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境内的调蓄水库之一的大屯水库,有效补充了地下水,为周边环境带来了盎然生机。碧波荡漾的江水,不仅基本解决了北方的缺水问题,更为北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过去俺们用水主要是地表水和深水井,地下水含氟高,地表水污染了。现在好了,郝王庄镇建了大屯水库,我们每家每户都喝上了水库的水,水质很好,口感也好,灌溉也不愁了,南水北调工程太好了!” 张金云高兴地说。

  穿黄工程——

  两代人的守护,三代人的期望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隧洞工程管理区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5年了,长江水源源不断的流向北方,滋养着城市、乡村。在喝着甘甜的长江水时,又怎能忘记为那些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巨大奉献的人们,这水,凝聚了太多人的艰辛、付出和期望。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咽喉工程,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它包含了两代人以及无数专家的心血,我们能干这种工程心里很自豪,骄傲。” 说起穿黄工程,南水北调穿黄隧洞生产经理,安全总监王永胜感慨万千!

  东线穿黄河工程是南水北调最先动工的工程,1973年论证,1986年开挖探洞,1988年探洞开挖成功, 2007年12月28日,在山东聊城位山穿黄探洞出口,勘探试验洞在沉睡20年后开始进行阔挖,标志着东线穿黄河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穿黄人”,是工作在穿黄隧洞工程的工人们对自己的称谓。

  毕业后,王永胜就到穿黄公司工作,他和父亲王金庭都是“穿黄人”,1986年南水北调东线穿黄试验洞开挖时,父亲王金庭就到南水北调穿黄公司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

  穿黄隧洞工程位于黄河河床以下70米,所穿过的岩层存在多条断层和大量裂隙。黄河水、裂隙水、岩溶水,三水相通,施工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

  王永胜说,穿黄工程是两代人的守护,三代人的期望,好多“穿黄人”的下一代孩子是在穿黄中出生,成长,我们称小穿黄。

  为了工程,工人们都吃住在工地。因为孩子没有人看,上班时只好把孩子锁在宿舍,或让休班的同事照看,这些孩子也养成了吃百家饭的习惯。因为当时任务紧,无法照顾家,一年就一次探亲假。家属在农村的,都选在农忙时休假,过年都回不去。印像中,我父亲很少过年回家,我的爷爷去世,我父亲都没在身边,我爷爷去世后眼是睁着的,村里老人说,是因为咽气时没看到自己的亲人。

  像我家这种情况,在“穿黄人”中很普遍。

  第一代“穿黄人”无私的奉献和付出,为我们第二代“穿黄人”获取了穿黄隧洞工程宝贵的数据和经验。我们第二代“穿黄人”,在父辈手里接手穿黄隧洞工程时,纷纷立下誓言,一定把穿黄工程干好,对得起父辈们!2007年穿黄工程开工后,我们不怕苦,不怕难,刻苦钻研,当穿黄隧洞最后一车混凝土入仓后,我们这些人都哭了。

  王永胜说,现在,很多上一代的“穿黄人”都已经去世。当年,他们听到通水的报道时都非常激动!我记得穿黄工程完工时,我们“穿黄人”中最小的小穿黄一岁半,最大的小穿黄已大学毕业了。

  水是生命之源。六年来,南水北调已然成为山东的供水要道。

  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人们,在你拧开水龙头的那一刻,请不要忘记它来自何处,这水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