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莫言对台词这“搬”较真

2019

12/12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于国鹏

手机查看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李云涛谈到歌剧《檀香刑》创作时说,莫言对于作品创作一丝不苟,对歌剧中的台词字斟句酌,甚至每一个字都细细推敲,创作态度极其严谨。

12月8日,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学院主办,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经典阐释与莫言研究”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莫言创作历程、作品特点与意义价值等层面展开广泛研讨。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云涛以歌剧《檀香刑》的创作为例,解读莫言“幕后”的故事,让大家从更多维度认识和了解莫言。

歌剧《檀香刑》根据莫言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莫言和李云涛联合编剧,李云涛作曲,山东艺术学院创排。这也是莫言小说中第一部改编成歌剧的作品。这台歌剧2016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成为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入选剧目,荣获第十一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

李云涛介绍,从世界范围看,很多优秀小说作品,都被改编成歌剧、音乐剧并非常受欢迎。像《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长篇小说,被广泛改编成歌剧或者音乐剧。国内巴金等作家的小说作品也都有过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不过,并非所有小说都适合改编成歌剧。因为文学是讲故事的,改编成影视剧非常方便,“而歌剧以音乐为主,讲故事为辅,并不擅长讲故事”。

为什么选择把《檀香刑》改编成歌剧?李云涛说,因为这部小说有改编成歌剧的潜质。

小说《檀香刑》的每一部分,都以一段猫腔开头,赋予小说天然的“音乐素质”。小说语言大量使用韵语,内容蕴含着大量地方戏曲、民间音乐元素。另外,李云涛和莫言两人老家都是高密,莫言作品中描写的风土人情,李云涛都非常熟悉。这都进一步坚定了他把小说改编成歌剧的信心。

李云涛把这个想法跟莫言交流,莫言听了十分高兴。改编自2011年着手,历时6年最终创作完成。李云涛介绍,刚开始,根据小说写作风格,歌剧采用了实验性歌剧的创作模式,写成了一个带有点魔幻色彩的剧本,也不长,三五页的样子。莫言认为,这个题材比较厚重,故事内涵也很丰富,用实验性歌剧还是难以承载。最后,确定用“正歌剧”的模式来创作。

从故事情节上看,歌剧《檀香刑》以清末德国殖民侵略山东半岛引发人民抗击外敌暴行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将被施以“檀香刑”过程中的情仇家恨,这与小说并无不同。但小说与歌剧毕竟是两种艺术形式,歌剧在情节上又进行了精心取舍。

李云涛说,歌剧最擅长表达人物细腻的感情、刻画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小说《檀香刑》从结构上分成“凤头”“猪肚”“豹尾”三个部分,其中,“凤头”和“豹尾”两部分用了很多精力去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猪肚”则把主要笔墨放在讲故事上。“所以改编的时候,主要选择了‘凤头’‘豹尾’两个部分。”李云涛说。

小说《檀香刑》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歌剧选取了孙眉娘和她的三个爹(亲爹、公爹、干爹)、赵小甲、知县夫人、小山子和一群叫花子等人物演绎故事,“从艺术风格上说,歌剧《檀香刑》是一个悲剧作品,叫花子角色穿插剧情,还发挥着调节气氛的作用”。

为了让那些没有读过小说的观众也能看懂,歌剧《檀香刑》还设计了一个“说书人”的角色,在每一幕开头,通过旁白串联剧情,衔接场景,“这就使这部歌剧有了双重叙事结构,能把情节交代得更加清晰,结构上也更显紧凑,从演出看效果很不错。”

李云涛说,歌剧《檀香刑》在济南首演时,莫言到现场观看了演出。去年,歌剧《檀香刑》又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从各方面反响来看,这台剧目赢得了观众和评论界充分肯定。

李云涛介绍,在这个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后,莫言非常高兴,在剧本修改等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现在每年我们都要接触两三次,继续打磨提升作品”。这种打磨提升已经做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前的新闻发布会前,为了剧中一句台词中的一个字,到底使用“扮”还是“搬”更合适,他们仍然再三斟酌。在小说原著中,孙眉娘有一句对爹爹孙丙说,“你唱了半辈子戏,扮演的都是别人的故事”。根据文意,“搬”比“扮”更妥帖。莫言反复考虑后,也赞成这个改动,认为“更准确”,最后舞台字幕上就用了“搬”。

目前,歌剧《檀香刑》共演了17场。李云涛表示,这台歌剧也正在筹备走出国门演出,希望海外观众通过这部作品更多地了解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了解中国民族歌剧的魅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