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行走云端二十年匠心筑梦护光明

2019

12/12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张楠

手机查看

□ 本报通讯员 杨森

本报记者 张楠

“如果我们要开展特高压直流带电作业,应该优先考虑什么样的进电场方式?需要使用的工具如何准确判断悬挂位置?”12月10日,在山东省首批“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王进工作室内,一场关于特高压直流带电作业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参与讨论的是工作室的带头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班副班长王进和他的4个徒弟。

今年刚满40岁的王进,已经在带电作业一线工作了20年。带电作业,在电力行业被称为在“刀尖上舞蹈”:一基特高压杆塔高度200米,7000多根脚钉是通往塔顶唯一的路,百万伏电压时时贴身而过。20年里,王进参加特超高压带电作业300余次,累计作业时间700多个小时,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

“不停电是最好的服务”,这是王进和同事们的庄严承诺。“每当看到城市的霓虹闪烁,想到光明背后的奋斗,就会从心底涌动出满满的幸福。”在这份坚守背后,王进找到了奋斗的意义。

2009年,世界首条±660千伏银东直流投运在即,超高压线路成为王进新的“舞台”。当年,他率先攻克线路的带电作业“无人区”;2011年10月17日,在1小时内完成银东直流带电消缺;2015年,王进团队凭借±660千伏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王进获评“大国工匠”。

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但王进深知,自己成功并不能算真正的成功。为了让劳模身边再出劳模、能手身边再出能手,他又开启了“导师模式”。

2011年进入公司的青年员工李敏是王进的徒弟,2017年,李敏作为等电位作业人员,完成了山东省首次特高压交流带电作业,成为“山东特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

受到王进鼓舞的不仅有李敏,还有车间的同事们。周新泉与王进并肩作战了近十年,用他的话说,王进不仅技术能力强,脑子也特别活,经常带着团队的成员一起搞创新。

在巡视路上,王进团队通过细心观察,摸索出一套“紧凑作业法”,减少了外出作业的次数,节约了大量生产费用;在地线检修过程中,他们也开始琢磨更加“省时、省力”的方法,一套“坐着就能开展地线检修工作”的“地线折叠式飞车”在现场应用起来……

“王进工作室”的成果来自一线,又转化为一线工作的利器,也成为培养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摇篮。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先后完成创新成果30项,获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一个个“接地气”的创新成果,一项项“攀高峰”的科技项目不断从这里诞生,也掀起了一线职工创新创效的热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