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2/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手机查看
黄河楼工程是蒲湖风景区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目标是建成集旅游观光、黄河文 化、书画工艺品展销于一体的公共建筑,使之成为滨州市一个地标性建筑和黄河沿岸重要景观之 一,并以此进一步推进滨州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站在黄河楼顶层,南可观黄河,北可瞰城区。待黄河楼工程完美收官之时,其或将成为滨州乃 至黄河三角洲的标志性建筑。
一句无心之话确定了“黄河楼”的名称
地处渤海南岸,黄河流经此 处,再加上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大开 发,滨州也正朝着打造黄三角中心 名城而努力。然而一直以来,滨州 尚未有一张叫得响的名片,没有其 标志性建筑,让外来客人来滨时, 能深深记住的东西。
四年前,滨州市政府决定对蒲湖风景区进行规划改造。然而,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子并未有一个明 确的定位。偌大的景区,缺少一个 主体建筑,但鉴于蒲园内建筑均为 仿古建筑,首先,主体建筑的定位并不能太现代化。然而,其他方面, 尚处于朦胧模糊阶段,并没有一个 准确的定位。所以一开始,意图将主体建筑做成湖北“黄鹤楼” 样子,而其外形景观设计,也是据 此而来。
然而,四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一句话,改变了黄河楼当时的定位。 “滨州是黄河 流经城市之一,并且建筑依黄河而建,何不取其谐音,名为黄河楼呢?” 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当时分管规划建设工作的胡炳山副市长从网上查 阅得知,到目前,黄河岸边,并未有因黄河而起的出名的标志性建筑, 再加上黄河流经滨州市区,这无疑 给滨州的黄河楼建设提供了大好的 契机。因此,先前的“黄鹤楼”正式改为“黄河楼”,而楼体的前期外形景观设计,也抛弃先前的定位,从黄河文化出发,另立新篇。
为展现滨州文化 黄河楼设计别具匠心
名字既已敲定,黄河楼外形景观设计将根据其名字,以展现“滨州 文化、黄河文化”为出发点,然而,如何通过建筑风格、设计方面将滨州 特色、黄河文化体现,也是一件令人思考的事情。因此,从名字敲定到后来的规划设计,甚至到一个小的细节的设置,前后都经过几番修改,甚至如今,如何根据现有的财力,将黄河楼内装及陈展做到位,依然是一个令市领导困扰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黄河楼第一稿设计,意图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仿古味道、以商业为主的现代建筑,而其如今具有的独特的浪花形式的飞檐,也不在设计之内。后来几经领导和专家们的商榷和修改,才成就了今天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具有黄 河文化特色的建筑——黄河楼。
如今,在仿古构势的建筑中, 只有滨州的黄河楼的浪花飞檐是独一无二的设计。而浪花飞檐的由来,主要是因为黄河楼依黄河而建,而黄河由水而成,因此浪花形象应运而生,同时,滨州正在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其中之一就 是要做好水的文章—— “大水面、 大空间、大绿化”,因此,浪花飞檐的设计巧妙地将黄河文化与滨州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可谓黄河楼的点睛之笔。
而黄河楼楼层数目,也与黄河有关,可谓别具匠心。黄河楼总共为十二层,明九暗三。黄河楼内部用展示代表滨州文化、黄河文化 特色的展品。市住建局工作人 员告诉记者,黄河楼之所以 设计为地上九层,是因为 黄河流经了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山西省 、河 南 省、山东省等九个省区, 九重古建筑带斗拱起翘的屋檐,寓 意黄河九十九道弯,因此,黄河楼地上楼层数设置为九。九个明层从上至下,分别以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市自治区的名字按顺序命名。
此外,为了更好地将滨州文化、 黄河文化体现在建筑上,同时又通过建筑更好地展现出滨州文化、黄河文化,滨州专门成立历时文化咨询委员会,其成员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历时文化专家,意图对黄河楼内部装修及陈展等的文化定位提供多方面的参考意见。
克服施工艰辛 力图打造滨州精品建筑
黄河楼由时任滨州市住建局杨学峰副局长带领的城区建设指挥部监管建设。由于黄河楼的高定位, 因此,其建筑标准也是高于其他的 普通建筑。一般普通民用建筑的使用年限为50 年,而黄河楼的使用年限定为100年。普通建筑的抗震 烈度为7度,黄河楼设计为8度。于是,钢筋、混凝土标号的提高,由于造型优美,结构独特复杂,也增加了施工难度。而特殊的地理位置、 施工条件的局限性,也让黄河楼建设过程困难重重。
黄河楼所建位置为蒲湖水库的东关岛上,沉降了50年的小岛并不能直接进入施工队施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前期勘探也是困难重重。考虑到方便调度、容易协调等因素,想让当地的技术人员进行勘探,但由于条件特殊,当地的技术人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只能委托省勘探院进行勘探。勘探结束之后,真正的进入现场施工,是在2009年春天。
由于原来岛面积太小,因此第 一步就是填土方,铺路,扩建东关岛。据记者了解,仅土方花费就投资不少。偌大的小岛,工作场地受限,即使有再多的施工人员也不能全部进入场地,这也给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再就是后来的打桩也是困难重重。一般建筑桩基深度只有十到二十米,而黄河楼桩基深度达到了40多米,打桩过程中,只钻头就坏掉3个,而一般的建筑是很难坏掉钻头的。这在当地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是少有的事情。
经历种种困难,打破多方面的限制,终于在今年8月22日,黄河楼主体封顶。目前正在进行的是部分内外装。而外装施工队的选择, 也是经历过大浪淘沙之后,选择了浙江绍兴一家具备丰富外装经验的队伍。
内装加陈设 一切以当地文化特色为根
目前,黄河楼内装以及内部陈设内容正在讨论研究之中。先前,清华大学几名文化工作者来到滨州,提出将以“声”和“光”的形式将滨州特色、黄河文化展现出来,然而,限于滨州目前的财力。更重要的是黄河楼建筑的定位“仿古但不 伪古”,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黄河楼内部装修及陈展并没有完全定下来。
“我们想到的可能是尽量通过 古实物的形式,将特色文化展现。” 时任滨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高书歧主任告诉记者,这样给人的感觉更有历史感和文化积淀。 然而,这目前只是初步想法,历史 文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也正在为这方面努力着,去从各方面搜寻 沿黄河流域的文化特色,以及滨州在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称过程中,所突出的当地文化特色。
目前,黄河楼正处于内外装初始阶段,而其东侧的九孔桥也已竣工。相信,等黄河楼及其周边建筑 完美收官之时,代表滨州的地标性建筑——滨州的新名片也将熠熠闪光,在未来将成为市民乃至外来客人争相参观的焦点。
采访人:王丽丽 此稿发表于2012年10月29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