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济南95岁“邮痴”老人:近600本《集邮》杂志想找个托管人

2019

12/09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12月1日,齐鲁晚报热线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一位老人徐徐道出了自己的请求,“我叫马石斋,今年95岁了,我想捐赠手里近600份《集邮》杂志……”老人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95岁的老人和他80年的集邮生涯

初见马石斋老人是在他的家里,虽然已近期颐之年,但老爷子仍然精神矍铄,板板正正的毛衣,外面套着个羽绒坎肩,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眼睛却十分明亮。见到记者,马老赶紧带进门,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一生的宝贝——一本本精心编排的邮册,和一摞又一摞精心收藏的《集邮》。“这些杂志攒了一辈子了,就想找个有心的人,替我收藏下去……”

95岁的马石斋是烟台人,集邮这项爱好,就是从中学时代开始萌芽的。“烟台是开埠较早的港口,来往的外国人很多。他们就把当时很流行的集邮风尚待到了烟台。”回忆起八十年多前对邮票热衷的源头,马老十分感慨,“我就读的学校是美国的教会学校,更是走在了时尚前沿,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同学老师之间的交往,让我慢慢对邮票产生了热爱。”当时的交往还是依靠写信,信封上的邮票一下子吸引住了当时还在中学的马石斋。从那以后,马石斋便在集邮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你说我攒的第一张邮票啊,已经记不清了,太多了。”马老笑着说。

1956年,马石斋从烟台来到了济南,同时来到济南的还有当时已经攒了好几本的邮册。自此,除了积攒各种信封上的邮票之外,集邮公司和邮局就成了马石斋最常去的地方。他向记者展示着桌子上的宝贝,“攒了80多年了,我现在不仅有全套的邮票,还有好多专集,比如异性邮票、盛世邮票、生肖邮票等等,还有外国的邮票,有好几个国家的哩!”

每一张邮票的背后

都被老人一笔一笔标上了说明

“你看,这是我从2019年开始攒的一本新的邮册。“马石斋老人拿出一本蓝色封皮的册子,册子中间有一张黄色的卡片,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J、T邮票年册“,马老手指着下方的几个数字,“从2019年开始,一直到贴满为止。”这本蓝色的线状本子,承载着马老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的心血。

打开这本邮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手工制成的目录,各个邮票的页码、编号、年份、名称一一在列,清晰可见。“这样看也很方便,你看,第一页是001,编号19-1,年份是2019.1.5,名称是己亥年——猪年。”马老介绍着目录上的邮票,“拜年、中国结、植树节、马拉松、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5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等等,我这都有,都做了统计了。”这串目录的最后,记录着12月20号即将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邮票,“这套邮票我已经订上了,到了20号就能去取了。”

翻开这本厚厚的邮册,每一页的下方都整齐地贴着一张张邮票,“这些邮票我基本上都买了两套,有的买了四套。”但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邮票的上方,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关于这套邮票的介绍和备注,而这些字,都是95的马老一笔一笔写的。“很多集邮的,就只是集邮,邮票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我就照着《集邮》杂志,把上面关于这套邮票的解释和介绍都抄上了,这样翻看的时候,我也明白。”像这样正常按年份来收集的邮册,马老还有10本。

小小的邮票记录着时代的发展

除了这样的邮册,马老对于自己钟情的类型,还做了专门的邮票专集。他拿出了一本沉甸甸的“盛世邮谊”专集,这本精心编排过的专集,还配上了前言。“邮集包括40个专题,多角度的展示违法祖国诞生、成长、壮大、繁荣和富强,反映我国伟大光荣、历史悠久、古老文明和辉煌的盛世。”

“这个里面一部分是人物,从孙中山先生开始一直到现在所有的名人,只要有邮票的,我这都有;第二部分是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到现在所有纪念性的邮票都在这里面,就比如人民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等等。” 翻看一张张邮票,头几年贴的邮票还有信销,都是用过的邮票,最近的已经是崭新的没用过的了。“以前还写信的时候,周围人都知道我集邮,只要有邮票都会从信封上接下来给我,不管什么样的邮票我都收集起来。”马老说,“现在不写信了,也用不着了,很多邮票只能买了。”

攒了80多年的邮票,马老也从这些邮票当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变化太大了,不仅是邮票,咱们的国家也变得越来越好了。”马老告诉记者,以前邮票比较粗糙,画面也单一,纸张也不好,现在有专门的班子来设计了,质量也更高了,款式也更多样了。“而且从邮票的内容上,也全面展示着咱们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就比如我这有许多中国和外国建交的邮票,都是和外国共同发行的。”马老还展示了他收藏的科技邮票,嫦娥4号、体细胞克隆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等等,都展示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小小的邮票,也能看出来咱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

近600册《集邮》图书

老人想托付给好好保存的人

除了自己喜欢邮票,马老也致力于让邮票更多地进入到人们中间。前几年,马老腿脚还利落的时候,也会带着些邮票去学校里做宣传,让孩子们也体验到收藏和艺术的美好,让孩子们从邮票中发现历史,记录历史。“我们有个老年集邮协会,也会专门去做宣传,和大学建立关系,给很多大学生赠送邮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邮票,热爱邮票。”对于马石斋老人来说,集邮和推广邮票已经无形中成了他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除了集邮,我每年都会订购《集邮》杂志,买了几十年了,一共有五六百本。”马老说,这些杂志按年份,都被他小心地包起来,一捆一捆地保存在床底下,只有最近的十几本放在外面,供马老随时翻阅。“这些都是资料,都得保存下来,定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也不舍得把它当成废品卖了。”马老抚摸着这些宝贝,“我现在已经95岁了,就想把这些东西做一些安排,所以就想找个单位或者个人捐赠了,如果有专门收集邮票的博物馆或者单位就最好了,希望他能好好保存下来。”

怀着这样的愿望,长年订阅齐鲁晚报的马老通过热线联系到了晚报,希望齐鲁晚报能够帮助他找到这么一位有心人,替他完成近600件宝贝的保管。如果您是专门收集邮票的单位,或者对邮票收集感兴趣,欢迎通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记者夏侯凤超联系我们,也可拨打电话85193811联系沟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