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观澜 |《经济日报》点赞山东支持“小微”!一个地方能够长草,才有可能长树

2019

12/06
来源:

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12月5日,山东小微企业发展受到《经济日报》的“点赞”,《经济日报》头版发表《山东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小微》的文章。

报道说,近年来,山东省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着力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比如,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今年2月,山东省财政出资10亿元作为首期注册资本,挂牌成立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集团公司定位于不以营利为目的、准公益性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以开展再担保分险业务为主,着力引导市县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担保比重。

比如,积极设立应急转贷基金。今年,山东省省级安排2亿元,鼓励市县政府出资,吸引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等参与组建应急转贷基金。截至9月底,山东省级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共完成转贷业务606笔,实现转贷总规模73.7亿元,为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续贷服务。

比如,创新“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2018年,山东省印发了“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对金融机构向购买保证保险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出现的本金损失,由保险、财政、银行按照5∶3∶2比例承担,对保险费(3%)按照1.5%给予补贴,对保险公司超赔风险给予最低20%、最高50%的补偿。

山东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小微,抓住了当今小微企业发展的要害,值得点赞!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在税收上,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国家制定了三个“小微”标准: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为小型微利企业。

不能长草的地方,也不可能长树;一个地方能够长草,才有可能长树,这是不可违抗的的自然生态常识。

经济生态也是如此。一个地方要想拥有很多大中型企业,先得有众多小微企业。由此,我们便也可知道小微企业对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山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值得总结和坚持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真正把小微企业当作大事来抓,提高政治站位,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小微企业。

一般来说,各地都很重视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犹如自然生态当中的大树,望之醒目,容易让人多看几眼;小草则不一定引起人的重视,所谓“视若草芥”。两年多来,山东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与全省上下重视小微企业有莫大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山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税收,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包括小微企业民营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山东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小微企业是百分之一百的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首先是提高政治站位。40年来,民营经济为我国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山东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迎来了小微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提供的信息表明,目前全省共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59万户,其中小微企业224.7万户(不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总数的24.8%,占企业总数的86%,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列广东、江苏之后);小微企业实有注册资本(金)达到13.1万亿元。

二是科学分析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并以“庖丁解牛”的手法,化解一道道难题和阻碍。

小微企业的发展,遇到的第一大难题便是融资难。去年11月,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五难”,“五难”包括:

融资难。民营企业无论是银行表内融资、还是表外融资,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明显趋紧。

降成本难。能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上升较快,土地、水、电、气等要素成本仍处于高位,企业盈利难度加大。

要素保障难。土地供应、环境容量、技术人才等制约因素明显。

创新难。企业创新活跃度不高,据问卷调查,12项阻碍企业创新意愿的因素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人才短缺或人才流失、创新费用成本过高、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

知识产权保护难。侵权易、保护难等问题依然严重。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困难,不同行业、企业也不尽相同。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山东认真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为小微企业排除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

比如,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山东出台政策,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纳税信用级别达到标准的小微企业,可发放“银税互动”贷款;规范发展小微企业转贷基金,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的转贷基金使用费率原则上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50%以内等。

专门解决土地问题。只要是真正的大项目好项目,可以实行“点供”,也可以实行省市县联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从去年10月1日起,山东制造业用地的使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对一些小微企业急需的用地,该供的一定要解决。同时,要解决好土地闲置与土地超供、土地缺口与土地浪费并存的问题。

三是尊重小微企业,重视小微企业主的切身感受。

“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好不好,小微企业主最有发言权。山东重视小微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主和企业家的感受,一大评价指标是看“笑脸”。

“评价政策好不好,就看企业家脸上笑不笑、笑得灿不灿烂,如果笑得很灿烂,说明政策很好;笑得不怎么样,那说明政策一般;没笑脸,那说明这个政策就没有用。”

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解决“小微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各级拿出更精准的措施,保证政策举措“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

在这方面,淄博做得很到位。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和企业家座谈,专门谈到“小微”企业,他说:“每次想起民营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家,他都充满敬意。很多小企业的营业额也就三五百万元,但他们可能雇佣了50个工人。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资,一年到头下来,小企业主可能也就剩下二三十万利润。如果他们不干了,谁来替城市养活这50个人?这些小企业主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江敦涛主动向企业家们公布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号码,并与他们互相添加了微信,建立起了沟通联系的“直通车”。据悉,根据淄博市委、市政府联络服务企业的部署要求,30名市级领导联络服务210家重点企业,市及区县大班子领导共联络服务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协调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是今后各地发展小微企业需要长期坚持的好做法好经验。从今后来看,山东发展小微企业还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继续保持危机感,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坚持不懈抓好小微在内的民营经济。当前,我省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数量不是多了,而是仍然不够;质量不是强了,而是还比较弱;效益不是高了,而是还比较低;速度不是快了,而是还比较慢。各级要提高政策“知晓度”,加强政策“执行力”,能在操作上细化实化到位,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阻隔。从山东全局讲,讲发展活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还是民营经济活力不足,要进一步振奋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还需要继续从“小微”抓起。

二是推动小微企业做大。一部分小微,不能永远停留在小微,要助推一部分“小微”做大。要继续深化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明确“个转企”工作流程,精准测算重点培育对象数据动态,精准监测小微企业“双升”培育和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三是对小微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一些小微企业质量意识淡薄,重规模、轻质量,自律行为缺失、诚信缺失现象仍然存在,亟需建立现代质量管理体系。为此,应支持小微企业建立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要分类开展新升级小微企业培训,提升小微企业家整体素质,补齐个体私营经济服务短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