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2/05舜网-济南日报
冯瑜
手机查看
这两天,虽然气温较低,但是大美蓝天让很多泉城市民心情格外舒畅,尤其是摄影爱好者又开启了新一轮“晒蓝天”模式。
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监测数据和市民的感受是一致的。今年1-10月,济南PM2.5浓度与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的基准年2017年同期相比,改善13.8%,达到规定的时序进度;而与“大气十条”元年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达到52.4%,6年时间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108微克降至52微克,泉城“气质”有了本质性变化。
事实证明,只要措施得当,铁腕治污,在大气污染防治上精准发力,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白云会成为生活中的常态。近年来,我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从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济南落地生根;从讲民生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从讲发展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造良好的环境。
具体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业务层面,如何评价济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记者邀请环保专家进行了点评。
在精细化管理上综合发力
国家环境监测一流专家、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原副站长商博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南市生态环境工作紧密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着力抓好污染防治攻坚,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为实现源头防控和精准治霾,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考核,集全市之力治理大气污染,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实效。
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进程,近年来重视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之实、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目前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污染治理成果仍不牢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稍有松劲,生态环境质量就可能回潮反弹。因此,对济南生态环保工作的复杂性、环境改善的长期性和环境举措落实的艰巨性应当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一、城市资源环境的过载问题。多年来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济南的资源环境质量承载力在全省相对较低,处于下中游位置。例如济南市水资源总量匮乏,是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危机地区。随着新型城市化推进,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压力俱增。下一步,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一体化”综合管理措施的研究探讨,是破解水环境改善“瓶颈”的有效方式。
二、科学管理、精准施策问题。随着蓝天保卫战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化,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PM10、PM2.5的来源也发生了变化。PM10、PM2.5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城市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济南市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首先,目前济南市正处于建设高峰期,拆迁及在建建筑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量大。渣土车、大货车集中通行,施工工地附近与城乡接合部道路养护和保洁不及时彻底,都加剧了颗粒物和道路扬尘污染问题。其次,今年比去年增加了30多万辆机动车,人车物流急剧增长,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机动车污染排放总量大,是造成地面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种污染物浓度上升的原因之一。全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数据显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对PM2.5的贡献率已居首位,实行更加严格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措施刻不容缓。再次,对重点污染物区域的精准施策。据济南市多年监测结果,空气质量较差的点位多是省种子仓库、机床二厂等,“气质”差的首要原因是工地、道路扬尘和周围工业企业排污。因此,应当持续开展大气污染诱因成因与治理攻关两者关系研究,坚持“一点一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坚决减少和控制各类大气污染;不能久治无效。
目前,济南大气、水、土等污染防治已经从大规模工程治理减排向精细化管理减排过渡,需要在体制机制、法规、标准、政策、科技等方面综合发力,需要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下功夫,在控制、降低污染排放总量联防联控上使韧劲,打好攻坚战、持久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必定会实现。
环境因素应纳入GDP考核体系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兆杰表示,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得力,全员参与,监督有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依靠科技和人才智慧支撑,实施了科学治污实践,创新了精准污染源清单建设、污染控制一企一策、一区一策等污染源头减排举措,有效提升了污染控制水平,同时创新性推出网络化监测与管控、智慧环保服务平台建设等一大批实践,形成了创新驱动、政策引领、示范带动、制度规范、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运行机制,为我市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环境质量改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市环境质量改善的长期性特点更加明显。除了城市化快速推进等原因外,我市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修复任务更加艰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对立更加显现,环境容量不足需要较长时间的污染全面减排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来弥补。同时,市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建立区域联合部门联动的长效管控机制。
环境质量改善与污染减排的效果要靠各项措施实现,而各项措施、监管能力、科技支撑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财政支持,济南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财政补贴和人才支撑还有一定的困难;其次,济南环境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会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环境举措的艰巨性,提高思想认识,科学预见障碍困难,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崔兆杰表示,要将环境因素纳入GDP考核体系,推进绿色GDP发展。当前,济南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遵循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原则,推行生态设计,实施污染源头减排,全生产过程高效控制,推进清洁生产,强化污染控制,延长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实施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防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我市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