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2/04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手机查看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如今,运动健身成为一种热门需求,健身房也遍及各个城市。然而,一边是需求的增加,另一边却是健身房“倒下”“跑路”的消息不断。
最近,经济导报记者走访济南的多家健身房发现,传统健身房办卡预付费以及重营销、轻运营的商业模式导致了不少的问题。中国消协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也显示,健身服务成为上半年消费投诉的“重灾区”,投诉量达7738件,同比增加72.6%。
而与此同时,一些基于“互联网+”的新健身品牌,正在兴起并开始逐渐占领市场。
办卡容易退课难
“当时在商场门口有两个年轻的健身教练推销,正好我也有健身的需求,就办卡了。”11月30日,正要去济南银座玉函店健身的济南白领徐晓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徐晓称,自己此前咨询过多家健身俱乐部,年卡从1000多到3000多元不等,这一家当天的推广价仅为799元,所以一心动就做了决定。
像徐晓一样因活动推广、开业大酬宾等价格诱人而办理健身卡的用户不在少数,但后期却往往遇到几多烦心事。
“办卡太容易!签合同的时候也没有注意看具体的条款。暑假期间要带着孩子回老家,希望办理持卡延期,但销售顾问告知,因为是当初享受优惠办的卡,不能办理延期。”12月1日在阳光舜城小区,居民王先生向经济导报记者诉说了自己的遭遇。
经济导报记者看到,在王先生所签订的合同中,确实约定了“此卡无法办理延期,一经办理,无法退卡”的条款。
王先生一再表示,当时自己并没有注意阅读合同中的条款,销售顾问也没有明确指出办理年卡后不能延期或者退卡等问题,这样的“霸王条款”让他不愿接受。
经济导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健身内容和装备方面,健身房基本大同小异。而每进一家,不管工作人员还是教练,都把重点放在销售上,热情地推介“产品”。
“购买了私教课想减脂,可上了两次课发现教练水平一般,希望退课。结果销售顾问告诉我,已经开课了,只能转到其他教练名下或者转成年费,无法退还剩余课程(费用)。”消费者王一帆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健身房的私人教练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购买私教课也遭遇了“退课难”的问题。
预付模式盈利难
健身行业如今正遭遇“中年危机”。据统计,约60%以上传统健身房经营困难,面临亏损甚至倒闭。
《2018-2019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共有3099家健身房关闭,关闭率为4.36%。成立一年内关闭的有528家,占比17%。
去年6月,知名健身连锁品牌“浩沙健身”遭遇危机关停,其会员众多,遍布多个省市。去年12月,济南市“创大”健身房在会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经营权承包出去,同时拖欠了物业费和水电费,导致健身房停水停电,会员无法使用。
刚刚过去的10月,位于华龙路的济南“全城热恋”健身房人去楼空,预付会员卡无法使用……
“单纯依靠办卡和私教的模式,健身房很难盈利,否则也不会‘跑路’。”名叫武学斌的健身私教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现在从业者也是人心惶惶,不少同行都转行了。
曾经在经四路上经营过一家健身场馆的刘思远则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健身房主要开在繁华地段或者住宅小区内的商租房里,租金较高,装修、器械装备、教练工资都是不小的开支。要尽快收回成本,就必须采取预付卡模式回笼资金。
“在这种模式下,健身房坚持个两到三年很正常。但如果后续会员补充数量不足,就会造成资金短缺,继而陷入周转困难的局面。”刘思远认为,现在不少开在繁华地段的健身房主打高端,前期装修和器械就要投入几千万元,而其容纳人数有限,很容易陷入周转困局。
“互联网+”将涌现新业态新产业
11月30日,经济导报记者还来到位于英雄山路祥泰广场的乐刻运动健身店。与传统健身房不同,这家主打“24小时不打烊”的共享健身房受到了年轻白领的追捧。
乐刻健身实行“99元包月”的模式,以零售化的方式吸引用户和教练资源。据工作人员介绍,祥泰这家店是普通馆,持卡后济南市所有的普通馆通用,可以随时约课,也有免费的团课,“切入的是年轻白领等用户的主流商业模式。”
如今,一些健身场馆开始试行“互联网+健身”模式,通过开发健身餐食、健身设备等关联服务来增加营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鼓励开发健身产品、提供体育培训服务。
一位曾经在北京工作过多年的白领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目前“北上广”不少健身房都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可以通过APP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约课,还可随时看到健身房课程的在线直播。即使没有时间到健身房,也可以在线跟着教练上课。“但这样的模式,在济南还不太普遍。”
刘思远表示,自己也考虑过通过新媒体或者线上方式进行引流,但是效果并不太好。“对于单打独斗的小规模健身房来讲,进行互联网化探索并非易事。不过,连锁型规模的品牌,可以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模式打开新思路。”
“互联网赋能健身领域,通过顾客线上预约、线下健身、按次付费等方式,革新了传统健身房以售卖年卡、私教推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同时,诸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健身模式,也吸引了资本的进入。”山东乐维尔体育产业有限公司CEO刘瑞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体育消费主要是体验产品和服务,必须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刘瑞表示,近两年线上体育消费人数明显增长,结合线下和线上的互动模式是未来体育健身消费的主流,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会涌现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乃至新产业。 (编辑:李师全 陈德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