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尧的传说”研讨会举行,鄄城尧文化源丰富,围绕进行开发可行

2019

12/02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12月1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尧的传说”研讨会在山东鄄城举行,来自中国民俗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多所机构的7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尧的传说”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信念,并就下一步如何健康有序地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鄄城有着丰富的尧文化资源,围绕“尧文化”进行开发是可行的、必然的,在开发中鄄城要处理好展示与保护、守成与革新、文化与经济、民间与社会、本土与周边的关系。

  菏泽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鄄城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有关文献记载,人类远古先祖华胥、伏羲、尧、舜都曾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吕氏春秋》记载:“尧葬于谷林”。根据2015年11月帝尧陵历史文化研讨会的研究结论,尧陵就在距鄄城县城七公里的富春乡谷林。“此处汉代立有‘帝尧碑’,现今明代‘祭文碑’、清代‘谷林云日’石牌坊尚存。尧陵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鄄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传国称。

  据了解,帝尧名放勋,伊祁氏,是轩辕黄帝玄孙,尧和父帝喾、兄挚都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史记》、《帝王世纪》称尧为五帝之一,史称帝尧,民间俗称尧王。尧帝钦命文思,和合万国,更以禅让美德名扬天下,历代备受推崇。鄄城县境内与帝尧相关的民间传说丰富多彩,有尧王“箕山访许由”、“历山访舜”、“尧嫁二女”、“智试娥英”、“尧葬谷林”等十余种。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公元26年)始祭谷林尧陵,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1800多年间,历代帝王祭祀谷林尧陵未曾间断。“尧的传说”不仅是帝尧文化的延续,更是优秀文化薪火相传的见证。

  “鄄城县十分重视对尧舜文化的保护和开发,2012年初,对尧陵清代‘谷林云日’石坊进行了保护性发掘。2013年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通往尧陵的景观大道等基础设施;聘请上海交大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帝尧陵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性规划。2015年经考古勘探在尧陵地下发现了14万平米的龙山文化遗址,举办了1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尧陵历史文化研讨会。”菏泽市委副书记、鄄城县委书记张伦表示,2019年3月,在鄄城历山古遗址地下,经考古勘探发现了17万平米的龙山文化遗址,这是迄今为止菏泽市境内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史记》载,“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舜所居,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鄄城历山大规模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不仅为舜耕历山之说找到了实物证据,更为尧王访舜传说提供了具体的地名坐标。

  研讨会上,专家们结合之前对鄄城谷林尧陵、舜耕历山古遗址、雷泽湖畔、华胥故里等地的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当地村民以口述形式流传下来的原汁原味的“尧的传说”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尧的传说”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揭示了帝尧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蕴,高度评价了该非遗项目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指出了今后重点研究推广利用的方向,特别是推动“尧的传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给鄄城很大的启发。

  附:专家学者实地调研考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张涛 通讯员 房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