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智”造领先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

2019

11/29
来源:

半岛网

作者:

郝春梅

手机查看

  青岛港的全自动化工程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文/图 半岛记者 郝春梅

  11月2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该项目推出了山东港口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全球首创运用5G+自动化技术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领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向全球港航业奉献了“中国方案”。

  据了解,此次投产运营的二期工程岸线长660米,2个泊位,设计吞吐能力170万标准箱/年,配备9台双小车岸桥(STS)、38台高速轨道吊(ASC)和45台自动导引车(L-AGV)。自2018年6月8日开工以来,建设团队科学组织、强力攻关、共同努力,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实现了码头的投产运营,仅为全球同类码头建设周期的1/5。在建设过程中,建设研发团队坚持以创新引领未来,6项全球首创前沿技术应用其中,继续为世界港口贡献更加智能、先进的“青岛模式”“中国方案”。

  取消传统由高压卷盘电缆、卷盘装置、变压器、高压柜、整流器等组成的市电供电模式,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组为自动化轨道吊提供动力,不仅减轻了设备自重约10吨,降低了设备机构复杂度、设备维保量和维修费用,而且发电效率高,用氢替代石油和煤炭,轨道吊实现完全零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测算,以氢燃料电池加锂电池组的动力模式实现了能量回馈的最优利用,使轨道吊每箱耗电下降约3.6%;使单机节省动力设备购置成本约20%,以年吞吐量300万TEU测算,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97吨。

  建设研发团队紧跟世界5G科技发展趋势,在全球率先完成了运用“5G+自动化技术”实现码头全覆盖,成功实现在5G网络下的岸桥、轨道吊自动控制操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及高清视频大数据回传等场景的应用。

  他们针对“智慧港口”的严苛要求,积极探索满足控制信息、多路视频信息等高效可靠传输的新路径。他们发现,目前港口自动化采用的光纤、无线局域网等通讯方式存在建设运维成本高、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差等问题。他们与华为、联通等公司联手创新攻关,探索应用5G技术低时延、高带宽、高可靠、大容量等特性,结合基于5G虚拟园区网的港口专网方案、端到端应用组件,为解决好港口自动化设备通讯问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经测试,二期自动化码头大型设备通讯实现了低时延(20ms以内)、大带宽(上行200Mbps以上,下行1000Mbps以上),抗干扰强,频谱稳定,为智能港口应用构建了低成本、更便捷的信息高速公路。

  除了氢动力和5G技术外,这座码头还惊艳推出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中国港口原创“黑科技”组合,充分展示了山东港口多年厚积薄发的雄厚科技实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