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诸城: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9

11/29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杨国胜 张 鹏

手机查看

□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李 芳

诸城市桃林镇管家沟村深处山区,村头小瀑布形如“龙口”,自然环境优美,多年来依山种植果茶。不过,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单靠传统的种植业仅能勉强维持温饱,村庄面貌一直没有改观。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诸城市利用扶贫资金建设起龙门口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如今的管家沟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已经成为该市知名的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

此外,诸城市南部山区桃林镇的卜板台、李子园、阿洛子村,先后启动了优质果品园区建设项目,带动了当地特色果品产业发展。凭借不断扩大的果品种植面积,桃林镇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了樱桃采摘节、秋季采摘节。采摘节期间,这几个村作为全镇主要采摘区域,日均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村民收入成倍增加。

配强专职扶贫队伍

诸城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咬定目标不放松,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该市突出精准性、使出绣花功,实打实、硬碰硬做好各项工作,让脱贫攻坚成效真正获得上级和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诸城市连续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反思会、现场推进会、工作推进会,密集研究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建立和理顺脱贫攻坚“一把手”责任群、部门工作联络群、镇街工作群、帮扶责任群等,保证各项工作部署及时沟通协调、有效落实,择优配强122人充实市镇两级专职扶贫工作队伍。通过市级领导带头“解剖麻雀”和“四不两直”暗访、镇级党政领导遍访辖区内贫困户、市镇党政机关干部帮扶、镇街园区和社区干部包靠等系列措施,确保帮扶责任全覆盖。

目前,诸城市共落实帮扶责任人3114人,包村干部1238人,项目包靠责任人96名,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89人;市级领导在包靠贫困村的同时,由包靠2个贫困户增加到10个并限期完成遍访任务;所有部门主要领导落实帮扶责任。

聚焦短板,全力解决问题

诸城市把精准理念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督导、巡察、调研,提高群众满意度。先后抽调51名业务骨干组成17个专项督导组对各镇街(园区)进行全面督导;抽调98名巡察、纪检监察专职人员等组建17个专项巡察组,对全市17处镇街(园区)所属208个农村社区2016年度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专项巡察。巡察组共集中走访建档立卡户5724户。

同时,组织105名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对贫困户进行遍访,重点查看“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家庭收入支出等情况,共集中走访1255个村9556户。对照各级巡视、巡察及督查审计排查和反馈的问题,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实行“派单”认领,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限期整改,通过大整改,促进大提升。

今年以来,该市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和安置337户,新安装有线电视614户,自来水改造提升3131户,居家环境提升7161户。上半年开展医疗救助6231人次,救助金额448.14万元;对118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落实资助政策,发放资助资金203.9万元,通过“雨露计划”资助学生225人次;办理残疾人证3733件。1-10月份,建档立卡贫困户门诊就诊4612人次,减免131255.5元,住院5759人次,减免869343.96元,新办残疾人证5343件。通过各项政策落实,做到扶贫措施稳、脱贫质量稳、脱贫结果稳。

兜底保障,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诸城市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做好扶贫“加法”,大幅度减少贫困群众“三保障”支出,做好扶贫“减法”,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步步深入、扎实推进、提质增效。

诸城市大力发展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推行“大园区小农户”“代养认养”等新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该市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创造条件吸纳农民就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资产入股,与企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推行社区公司带动、城乡联建拉动等集体增收10条路径,促进集体增积累,带动农民增收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培养贫困人口自尊自爱自强精神,激发贫困群众劳动脱贫、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