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28大众日报客户端
手机查看
11月27日,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突然晕倒,最终因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5岁。《追我吧》节目组在随后的声明中称,高以翔死于心源性猝死。
综艺节目安全边界究竟在哪儿?
11月28日北京青年报刊文指出,心源性猝死,即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诱发它的原因多样,除了本身患有心脏病的人群外,长期熬夜、剧烈运动也是常见诱因;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10分钟。如果节目组能够在录制前安排嘉宾体检,全面了解嘉宾身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节目安排或者在发生意外后有效急救,都有可能避免这次意外的发生。然而,作为一档极限运动类节目,《追我吧》在安全方面明显准备不足,抢救未提及AED的使用,医护人员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到位。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近些年来,户外综艺节目飞速发展的背后,是其内含的挑战关卡不断升级,运动类节目的强度在不断提高,录制节目的嘉宾体力不支的比比皆是,艺人的苦不堪言在节目组眼里反而成为了“看点”,是竞争收视率的有利“武器”。综艺节目安全的边界究竟在哪儿?高以翔猝死悲剧告诉我们,综艺节目的安全边界就存在于嘉宾生理能力的底线。只有遵守住了这个前提,节目组才能够拒绝设计或拍摄突破常人体能的内容,类似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安全防护到了需要审视的时候了!
11月28日新京报刊文指出,高以翔的死因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果,将所有责任推及涉事综艺节目,未必客观。至于具体的责任划分,我们也不妨等待后续专业调查与分析结果。只是,由高以翔之死而表露的一些综艺节目高强度、轻安全保障的弊端,或许真的到了需要审视的时候了。
高以翔录综艺节目去世这个悲剧,提醒国内综艺制作业,录制环境与制作思维,都应该进行一次安全升级了。配备应急医生、药物与设备,参与人数多的大型录制现场最好有救护车,这些都应被当成基本的常识来对待。此外,还要对录制的综艺节目进行安全级别评定,最好邀请专业的安全机构给出建议,在安全防护方面,宁可设置冗余也不要匮乏。
安全失手是对“收视率第一”的最大嘲讽
澎湃新闻刊文指出,这起悲剧的原因,与节目组一味追求收视率,而忽略对节目安全性与嘉宾生命安全的考虑不无关系。
危险的信号一直都在。2013年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节目,释小龙工作团队的一名成员在录制节目时死亡;去年3月,歌手张杰在录制浙江卫视的综艺时,因游戏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张杰缺氧晕倒……节目为了冲高收视率,便一味制造所谓的冲突和看点。可人为的冲突,也可能带来人为的安全隐患。电视人一旦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悲剧发生的概率不高,或者公众是健忘的,抑或收视率才是一切……那么,祸根早已种下了。
斯人已逝,愿高以翔安息。愿收视率至上、流量至上的思维,会得到真正的反思和整顿;愿安全第一、责任第一的理念,能真正落实。
综艺节目怎样做才有价值?
每日甘肃网刊文指出,当高以翔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无数人为之痛惜,可是有些人却发出了“现在的艺人怎么体力这么差”“节目中的竞技项目难度系数不算高呀”等声音,他们最在意的居然不是生命安全,反而热衷于如何“找茬儿”。这是综艺节目的悲哀,也是某些受众的悲哀,更是社会舆论场的悲哀。
有些综艺节目渐渐忽视了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转而研究如何抓取眼球,如何吸引流量,甚至不惜去牺牲演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综艺节目不是用来博眼球的工具,它作为一款文化产品,不仅要内容积极健康,更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去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去引导更多人健康生活、理性思考、勤劳勇敢、砥砺前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