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26大众日报客户端
手机查看
戏好要靠唱戏人,有人才才能唱好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基础中的基础。
大众日报《父子“归雁”接力建设美丽乡村》的报道,讲述的是谭新华父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接力前行的感人故事。父子俩归乡建设峰山村,成就了一段“父子接力”建设美丽家园的佳话,是新时代新乡贤回归乡村、助力乡村、发展乡村的现实例证,是山东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让更多的新乡贤群体返乡创业,是当前乡村振兴大势所趋,也是机遇所在。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业人口和农村要素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流动,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都变成了城市人。人才的不断外流和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成为农村“产业的空心化、家庭的空巢化和人口的老龄化”的一大主因。
可以说,破解“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二元形态,至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让大批拥有城市资本、具备现代视野、善于创意创新,有情怀、有品格、有能力的人才回归乡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企业家和社会精英作为“新乡贤”群体的代表,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新乡贤的回归与融入,在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涵养、矛盾化解、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报道中我们看到,谭新华父子都是村里生,村里长,在村外发展,又义无反顾反哺家乡。父亲谭新华坚守一颗为民初心,退而不休,铺管道、堵决口,义无反顾地冲在发展一线,为峰山村发展奉献一生,极大改变了峰山村的落后面貌;儿子谭业军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领导乡亲办企业、搞加工,全力提高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带领峰山村走上了一条创业致富的发展之路。
正是许许多多像谭新华父子这样的新乡贤们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增量,成为全省上下凝神聚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一道靓丽风景。
他们的故事充分表明,乡村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靠人才执如椽巨笔来挥洒书写。
人才回归反哺乡村,个人意愿是基础,体制机制是保障。
文登峰山村“父子接力”建设美丽家园,离不开文登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上的积极作为,是文登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尊重村民乡村振兴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结果。比如,当峰山村的村民几乎满票票选谭新华时,当地的党委政府,应时合势,顺应民意,把振兴的重担交给村民最信任的人;当谭新华去世后,泽头镇党委和村民代表联手打好亲情牌,用真心换真情,打动像谭业军这样的有志之士回乡创业,这才有文登峰山村“父子接力”的佳话。
让新乡贤群体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动者、城市文明的传播者、美丽乡村的推动者,文登区的创新实践,为城乡融合开辟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要素,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作出了新探索。
单线不成丝,独木不成林。人才回归乡土,重在产生雁群效应,形成规模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我们相信,像文登那样,认真谋划促进新乡贤返乡创业,有意加强引导,积极创造条件,让新乡贤这一返乡创业群体进入农村基层组织,把返乡创业优势转化为党的基层组织优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大戏必将精彩纷呈,农村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必将波澜壮阔,建设经济和社会强省的步伐必将铿锵有力、行稳致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晓波 齐静 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