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聊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地名总体规划

2019

11/26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聊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地名总体规划

  重点突出聊城“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的时代风貌

  11月26日上午,聊城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窦淑就《聊城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出台过程以及主要内容作以介绍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将有效改变聊城市城区道路命名的混乱状况

  《聊城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范围为聊城市中心城区,以传承聊城历史文化、突出水城特色,宣传魅力聊城,体现城市功能为基本思路,在深入调查和考证城市人文历史、了解掌握城市地名和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名规划原则,科学拟定规划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通名规划、专名规划、地名分区规划、道路、河流水系、公园广场、交通设施名称规划、地名优化规划、地名文化保护规划和地名标志规划10个方面。

  规划总体目标为建立布局合理、层次清晰、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地名网络。推动地名文化传播,讲好地名故事,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水城。

  地名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本次地名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聊城市地名管理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将有效改变聊城市城区道路命名的混乱状况。聊城市城区道路存在道路重名、一路多名、随意命名、滥用数字命名、有路无名等多种不规范情况,《地名规划》的实施颁布,上述地名不规范问题将得到彻底纠正;有效提升聊城市城区地名品位。在遵循合法性、规范性的前提下,重点突出聊城“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的时代风貌,使聊城的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在地名规划里得到较好的体现。提供规范的标准化地名内存要求越来越迫切。地名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不仅是道路指向更是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现。

  地名规划围绕创新与特色,主要体现突出了延续与彰显历史文脉的理念。地名命名围绕对历史文化的概括、人文文化的凸显、时代文化的弘扬和自然风光浓缩的要求,致力于保留住城市历史文脉、激活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注重本地特色,体现聊城独特的地域文化。按照名副其实、规范有序、雅俗共赏、彰显文化、好找易记的规划方针,使地名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本地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体现水城特色。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将城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相融合,体现城市形象定位。

  以《规划》的出台为契机,将大力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提高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地名管理体系。以《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地名管理政策法规,修改出台《聊城市地名管理办法》,为地名管理工作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及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依据,进一步推进地名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发展。提升地名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地名《规划》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传统地名文化。

  以6个地名主分区分特点对道路名称进行命名

  《聊城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为框架,划分为6个地名主分区,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划分10个地名亚区块。道路采用大道(大街)、路(街)、巷(胡同)等作通名,道路命名已覆盖现状及规划的所有路及街巷。道路红线宽度60米及以上,长度6千米以上,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地处所在区域的中间位置、发展轴或景观轴上的道路可用大道(大街)作通名。红线宽度在16米及以上,长度在300米以上的道路,可用路(街)作通名。为便于区分,新规划的路(街)通名,采用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红线宽度在16米以下或长度不足300米的道路,用巷(胡同)为通名。

  为突出城市增长的延续,现状的外环路分别命名为东二环、西二环、南二环、北二环路。为增强各区块的联系,由主城区延伸到各区块的道路沿用原名称,包括横向的东昌路、湖南路、财干路(黑龙江路)、嘉和路、松桂大街和纵向的海源路、昌润路、柳园路、光岳路、中华路10条道路。城区共计道路420条,其中现状保留名称道路181条,规划命名道路239条。

  老城区:命名着力提炼地名文化精髓,反映区域的自然水文化和人文资源优势,提升地名品味,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个性。运河沿岸的地名侧重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古城区主要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对现有道路名称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就近移用。

  开发区、高新区:命名体现高科新区、气贯山河的特点,完善名山大川系列地名。

  东南片区、凤凰工业园:东南片区区行政中心亚片区以东昌府区历代历史沿革所属区划进行命名,其余结合村庄进行命名;凤凰工业园亚片区命名延续现状命名体系,命名主题为经纬科技。

  北部工贸物流区:命名体现现代工贸、流通天下的特点,展现聊城灿烂的商业文化。

  南部旅游度假区:命名突出新区特点,体现城市复合休闲区和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定位,突出生态、绿色、滨水的地域特点,以富有意境与彰显活力的道路名称凸显该区特色。并注重弘扬名人文化,体现聊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特点。

  西部高铁新城:规划定位为城市溯源、水城名片。嘉明西区块为“城之源”主题,结合第一城址,挖掘历史记忆,教育后代与指向性并重。高铁新城区块定位为水城创谷,突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

  重要地名纳入《聊城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流水系名称规划,命名结合聊城水系资源条件及特点,突出水系的自然生态特色和运河文化特色。城区共计34条河流,其中保留河流名称20个,规划河流名称14个。

  公园绿地名称规划,命名着力体现身居城市如在田园的城市特色。共有公园28个,其中保留公园名称2个,规划公园名称26个,分别为东昌湖中央公园、周公河湿地公园、望岳湖公园、莲花公园、付庄公园、翠竹公园、卫育紫荆公园、鲁化工业遗产公园、橡胶坝公园、东昌工业遗产公园、创谷公园、同创园、九州洼月季公园、梧桐山公园、凤凰苑植物园、雕塑园、盆景园、书画园、樱花园、凤凰公园、文苑公园、“四河头”水文化观光园以及傅氏公园、绮园、依绿园、玉皇皋公园4处历史名园。

  广场、交通设施名称规划,保留广场名称3个,规划广场名称5个,分别为复兴广场、兴隆广场、迎宾广场、世纪广场、东昌文化广场。

  交通设施名称规划主要为方便乘客使用,加强指位性。铁路客运站分别命名为聊城站、聊城北站、聊城东站、聊城西站、聊城南站;汽车站分别命名为汽车总站、汽车西站、汽车北站、汽车东站、汽车南站和高铁汽车站。

  地名文化保护,规划充分认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好丰富的地名文化遗产,传承弘扬聊城老地名,将古村、老街名及具有地方特色和近现代重要地名,均纳入《聊城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地名标志及标牌设置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