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25大众网·海报新闻
韩笑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1月25日讯(记者 韩笑 通讯员 公志程)村庄“颜值”低怎么办?村集体一年几乎没收入怎么办?村民关系淡漠、村里缺少“人情味”怎么办?莱西市马连庄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题的村庄志愿服务,通过探索打造“三个支撑”项目工程,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于家屯村的落地生根。
村口新落成的村碑
提高村庄“颜值” 硬化道路、浆砌排水沟告别“晴天土,雨天泥”
长期以来,于家屯村房屋建设未经统一规划,布局杂乱。地势西高东低,雨天易形成冲积泥沙,影响居民通行。村内道路以土路为主,许多空置场地被村民乱堆乱放各类物品,拉低了村庄“颜值”。
于家屯村街道原貌
为改变村庄整体形象,工作队“内外兼修”,从两个方面展开工作。从内,是要让村民理解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做起,打造美丽庭院。工作人员利用日常沟通交流、入户走访、干部通知等形式,向每一名村民传达家庭卫生清理与保持的重要性,鼓励村民全方位地进行庭院打扫工作,建立卫生保持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让村民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同时,组建以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为主体的评议会,负责家庭庭院卫生的定期评比工作,最终结果将以纸质版张贴的形式予以公布,利用结果导向和村民荣誉感推动庭院卫生维护成为常态。
整洁的街道
从外,就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队多方协调资金,建设村内文化大院,配齐党群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棋牌室、村务办公室等功能性场所。硬化村内道路1条,整修生产道路4条,修建村内广场2处,高标准浆砌排水沟900余米,村庄彻底告别“晴天土,雨天泥”的面貌。此外,在村内各处栽种红枫、冬青、月季等观赏性植物4116棵,加筑护栏900余米,垒筑花墙4块,安装现代化路灯6盏,鲜绿明亮的村容已具雏形。为解决村庄旱天吃水问题,工作队在村西北角钻打深水井一口,替代村内原水井接入自来水管网,并在每户村民家中加装净水器,保证了村民的吃水安全。经过集中整治与工程建设,村庄焕然一新,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闲置场地得到有效利用,村民活动场所增加,村民们自觉形成了维护环境的习惯。
开源节流措施到位 “三无”村集体年入10万
于家屯村共有户籍人口74户,237人,耕地面积620亩,人均耕地2.6亩。村集体属于无自留地、无企业、无外来收入的“三无”村集体,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全村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少数村民发展了果蔬种植和奶牛养殖产业。由于人口流出,当前还在村内居住的村民只剩100多人,且80岁以上老人占固定居住人口的近20%。同时,由于村庄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全村经济收入处于较低水平。
于家屯村街道新貌
为帮助集体增收,于家屯村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首先是广开财源,有效激活村庄经济。结合该村以种植业为主的特点,协调资金在村内建设现代化石磨加工坊作为集体财产,优选品德端、能力强的村民作为承包方,每年按照经营状况向村集体缴纳承包费。同时,协调马连庄镇农业开发公司以及驻青企事业单位作为固定销售渠道,扩大销路。争取价值50万元的农业机械,出租给镇农业发展公司,每年获得固定收益4万元。另外,流转村庄土地、扩大农品销路等措施均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绿化美化让村庄焕然一新
其次,是节制开支,加强村民各项保障。在村庄财力承载能力范围内,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合作医疗基金为村民进行代缴,减轻其经济负担。联系有关基金会、山大医院等单位开展免费资助贫困学生、免费体检等活动。协调相关单位在重大传统节日期间为普通村民、贫困户、八十岁以上老人分别送去米、面、油等节日慰问品。通过综合施策,村民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村集体每年固定收入将近10万元,经济空壳、组织弱化等情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村事共商、党员带头 让村民从关系淡漠到成为抱团的“石榴籽”
驻村工作开展以前,于家屯村两委班子与村民之间交流沟通不多,村民反映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村民之间关系淡漠,传统邻里关系网络正在呈现一种解体趋势,因地界空间、生活琐事而形成的纠纷和冲突不断增多。村民与村庄在情感上的联系逐渐淡化,乡愁情结逐渐被“抹去”。
村内居民房屋墙绘
在成功提升村庄面貌和解决集体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基础上,改变村庄的落脚点最终回归到改变人的工作上来,即搞活一个村先要搞活村里的人。首先,是要找准定位,村事共商。于家屯村根据村民能力大小、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成立党员先锋、治安巡逻、环境卫生督导、文艺演出、红白喜事、邻里纠纷和事佬等6支志愿服务队,112人在“参加志愿服务村民名单”上摁了手印。同时,根据村庄总体布局,为每条街道安排了一名党员街长,日常事务由街长带着干,村里大事由服务队集中干,不具体承担志愿服务的村民也鼓励其成为能为街坊四邻提供帮助、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的有用之人。加强与村内乡贤的沟通联系,设立乡贤榜,鼓励乡贤发挥自身作用支持村庄发展。
村民在新建成的棋牌室内娱乐
其次,是完善机制,奖励专享。于家屯村建立了“全民做好事受表扬”的鼓励机制,坚持“能力有大小、态度第一位”的原则,凡是村民做了对村庄有益的工作,事无大小,全部可作为表彰依据,由村庄做好记录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奖励,按等次进行发放,同时作为今后评先选优、个人重点扶持的依据,不断激励村民向上向善。由支部牵头,村庄评议会具体实施,对各项工作中的服务队伍进行定期公开评比,奖励优秀队伍。
另外,于家屯村还鼓励党员带头,互助互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打扫街道卫生、执行支部决定、义务帮助村民等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冲在第一线,为村民树好榜样。鼓励村民互相表扬,将自己看到的或经历的正能量故事向村支部汇报,在村内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公示,让助人者能享救助之乐、有救助之技、成救助之网,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通过各项机制的建立,村民之间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主动维护村庄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志愿服务的规模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愿意充当抱团的“石榴籽”,精神面貌有了巨大变化。
“三个支撑”作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于家屯村落地生根的有效手段,既从物质层面为村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又从精神层面激发了内生动力,实现了让村民想富,也知道怎么能富,想团结,也知道怎么能团结的目标,让每一位村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根本上让村庄焕发出了朝气与活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