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2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手机查看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对“教育惩戒”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存在顾虑,比如惩戒尺度、惩戒标准如何把握?教育惩戒的边界在哪里?如何防范“不良惩戒”?对此,专家表示,教育惩戒还应当规定得更细致一些,最好量化到教师对照规则即可明白自己是否踩线或违规,才更具有可操作性。
奖惩分明
学生才能养成好习惯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不少教师、家长都表示支持。“没规矩不成方圆,严厉的老师责任心都比较强。”济南一名初二学生家长陈女士表示,适当的惩戒可以防止学生再次犯错,对以后的成长有好处。
不仅家长支持,不少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表示期待。“在学校里只准奖不准惩,让孩子缺少了挫折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教师何友猛表示,奖惩分明才能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济南市新苑小学校长赵殿胜表示,教育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说服教育还是主要的育人策略,但对一些特殊学生,正面引导达不到预期效果,适当的惩戒也许会达到教育效果。“对于严重犯错或屡教不改的听之任之,那是对学生本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不负责任。适度惩戒填补了教育手段的空白点,将推动立德树人的目标更好实现。”
让规则更具操作性
才能免去各方担忧
“惩戒是必要的,但标准怎么界定?”多名学生家长提出疑问,还有的对家长陪读、限期转学等惩戒方式心存担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大家也一直在谈教育惩戒权,但教师很尴尬,怕用了惩戒权被投诉;家长也担心,怕教师滥用惩戒权,相对处于弱势的孩子没有发言权,所以才有了官方发文将“教育惩戒”明确下来。
如何避免“不良惩戒”,熊丙奇认为,惩戒规则应当更细致一些,量化到教师对照规则即可明白自己踩线或违规,才具有可操作性。“要使惩戒权行之有效、落到实处,还要进一步细化,细化到某一个行为出现,老师就对应哪一条规则行使惩戒,这样才能免去各方对教师行使惩戒权的担忧。”
教育惩戒权如何实施多地进行有益探索
关于教育惩戒权,很多城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一直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政府便发布了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
2018年11月,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了一场关于惩戒制度的听证会。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代表参加听证会,各方在会上讨论了各种惩戒方式,以及学生出现哪些行为可能面临惩戒。
2018年3月,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戒尺”。关于戒尺的使用,学校对数量、力度和惩戒部位都做了相关规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飞 潘世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