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郭振坤:把握秦印脉络推探更多可能,需要理性的反向思维

2019

11/2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11月10日,作为“三大国展”之一的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在山东美术馆开幕,212幅入展的篆书、篆刻和刻字作品齐亮相。展览期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了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作者郭振坤。

谈创作:率意而不随意,简约而不简单

“这次创作还是以秦印风格为主,近期我主要还是尝试秦印的大字化、多字化问题和秦简文字入印及印化问题。”郭振坤介绍,在布印构成上,除努力纵横交插做“势”的同时,反复使用并列、渐变、斜齐、弧齐、错齐等方式来加以丰富;对于运刀,则在追求硬朗明快的同时,在线质上方圆并用,在转折处穿隔搭断,在刀角的入刀和出刀处着意寻求变化,力争“率意而不随意,简约而不简单”。

郭振坤谈到,有人认为秦印在文字、凿刻、格式、布局等方面都有一种简洁划一的感觉,不像古玺印一样复杂多变、错落自然。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准确。秦印由于制印方法的不同(凿和铸),结字形式也随之发生了更为丰富的变化。凿印由于质地坚硬,刻凿不易,往往制印者会舍弃文字内部细节的均衡处理,反而去着力追求文字的姿态和势态,这样的作品虽然有时显得拙陋野肆,但却也透露着朴拙刚正、诙谐浪漫,天趣盎然;加之小篆通行未久,各地的书风、审美影响犹存,隶变之风又渐趋兴起,字体的并笔错镶、贯笔铺排等等随意生发的字态层出不穷。这在秦私印中俯拾皆是,往往让人目不暇接,惊愕欢叹,不能自已。再加上用刀凿制过程中的放手直干,工匠的水平又参差不齐,或顿挫出挑,或弧斜错偏,或錾戗搭折,不一而足。

“种种因素都让秦文字似乎充满了种种的不确定性,又同时充满了种种的可能性。这一切都使我对秦印文字,尤其是秦私印和秦半通印文字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种奇崛恣肆的文字形态,又进而影响到章法的随心所欲和随机应变。”郭振坤说,古人自然生发的各种变化,都需要今人去做出一些理性的规律分析总结,并加以应用和拓展。至于秦官印则往往转笔带圆,构印庄重大气而又巧妙灵活,方折挺直、圆劲遒媚,故明代《印学正源》中说:“秦印篆法,转处多圆活,直处多刚健。”结字繁而不乱,简而不疏,显得典雅温穆。“然秦则篆多而隶少,故文质兼备。”有人说翻译文章要讲究“信、达、雅”,他认为作印也当有此追求。

郭振坤介绍,秦文字是汉文字由繁到简,由多元归于统一的转折期,特别是摹印篆“曲者以直,斜者以正,圆者以方,参差者以匀整,其文则篆而非隶,其体则隶而非篆,其点画则篆隶相融,浑穆端凝,一朝之创制也。”(孙光祖《六书缘起》),但如何在摹印篆的基础上更好地去把握秦印的脉络以及推探种种衍生的可能性呢?他认为需要做一些理性的反向思维。

“从封泥印风到古玺印风,从陶文印风转到秦印创作,我一直在不断地重新审视传统,不停地更新否定自己。‘印宗秦汉’,这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但如何刻出这个时代的人对秦汉印的新理解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地不爱宝,而今新的秦印资料层出不穷,给了我们这代印人绝大的恩惠。”

谈入展:从零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创作思考

对于此次入展,郭振坤表示对他是一次鼓励,因为他一直在不停的尝试不同风格的融入、融合和重新创作。“从最早的浙派切刀到六届篆刻展时古玺印创作,再到七届篆刻展的陶文风格创作,再到此次以秦印风格为基调的创作,我一直在不停的尝试、探索和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路。这次能够入展,我觉得是对我这种不断求变不断摸索的一种肯定,感谢评委对我们这些一直不太完美的求古寻新的学习者给予包容和理解。”

郭振坤说,此次展览之后,他想再从零开始自己下一步的创作思考。“我想去尝试用简帛文字、砖瓦文字来解决隶书入印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去重新探究和体证一下明代印人对篆刻的理解和文人印的起源思考与状态回溯。这个同样是一个不知道结局好坏的探索。我希望自己放弃所谓的入展的成功经验与感觉,去努力不停试错,给其他的篆刻作者以参考和经验。哪怕是一种不成功的经验,也对其他人是一种参考,至少可以证明这种探索方向、方式、方法有待于完善,或者说是行不通。这会让其他篆刻作者少走很多弯路。”

郭振坤表示,能够入展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下一步还很难说,不确定自己每一次的探索和实践都是对的。也许自己会陷入一个程式的创作状态中,也可能会被其他的篆刻印人在同样风格的创作学习中,改进了自己作品中不好的因素,取得更好的成功。“所以说,我们的压力是挺大的,不能够满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这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范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