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大“礼物”,小“字条” 点滴关爱呵护山东残疾人士权益

2019

11/19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11月19日讯 残疾人由于身体状况特殊,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中比健全人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从而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16年7月,济南市持证残疾人获得了一份由政府买单的特殊礼物——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3年多来,这一惠残项目的实施为济南市残疾人撑起了意外伤害的“保护伞”。截至目前,济南17万持证残疾人全部加入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此外,康复大学最新进展也传来了明年实现招生的捷报。大到康复大学、意外伤害险,小到最美字条,点滴关爱传递出对残疾人士的呵护,全社会关注残疾人群体的切身利益,解烦忧,促康复!

  

  “小保险”倍增残疾人“获得感”

  全覆盖!济南为17万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为全面推动残疾人脱贫奔康,实施兜底保障,建起安全保障网,2016年济南市残联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为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意见》,确定自当年7月1日起,为全市持证残疾人购买每人每年3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今年是这个项目在济南市实施的第四个年头。与往年相比,今年保险项目由原来的7项增加到14项,意外医疗费用补贴最高给付1.6万元。同时规定,保险责任包含意外身故及伤残、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重大疾病以及定期寿险等,个人风险保额21.87万元,合计风险保额近270亿元。与其他保险项目相比,该项目有三个特点:一是涉及人数多、分布广、农村残疾人占60%以上,几乎遍布全市所有村、社区;二是涉及群体特殊,大多数残疾人出行不便、受教育程度不高、沟通能力较弱;三是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

  为杜绝低价中标引发赔付率低、服务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济南市残联采取了“标的不降低、服务比提升”的招标方案。为此,经市招标办反复论证后,给予大力支持,开了济南市政府招标中“不竞价格竞服务”的先河,从而使确实有实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众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鉴于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其理赔资料的准备与正常人相比难度大、对理赔资金的需要更急迫,为降低其搜集理赔资料的难度,为残疾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承保公司对理赔程序进行了简化,特为残疾人开通绿色理赔通道,最大程度提高理赔时效。

  济南市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采取的是政府招标、市场运作,在约定责任的前提下可以自愿增加责任附加内涵的方式,合理地由政府承担了一定的保障责任,同时通过保险公司商业运作和招标竞服务的过程,提高了规模经济带来的效应,最大限度地将政府的有限资金,切切实实、明明白白地用在了残疾人身上,有效放大了资金效应,最终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政府赢得了社会与百姓的口碑,企业积累了无形资产,残疾人得到了实惠。

  至此,济南市持证残疾人如在保险期内遇到意外伤害,保险公司将予以理赔。这不仅切实解决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残疾人抵御意外伤害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了济南市残疾人保障体系。

   打造以康复医学为主的国家级大学

  康复大学最新建设进展公布:明年开始招生

  

  今年6月,由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共同推动建设的康复大学在青岛市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这所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康复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正式开建。青岛再迎“国字号”大学,康复大学的建设进展自然备受关注。

  18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典龙做客《行风在线》时,介绍了康复大学的最新进展。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典龙:康复大学已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立项,校址位于高新区,计划明年招生。虽然学校还未完全建成,但在学校周边有一处大约10万平米的教学机构将于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康复大学定位于服务国家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打造一所以康复医学为主,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国家级大学。我国现有约8500万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残疾人和千万家庭的迫切需求。我国还有超过4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需要优质的康复服务。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建立一所康复大学的设想,作为一名残疾人,她更能体会残疾人康复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康复治疗、训练、辅助器具等方式实现康复、重建和功能恢复,但目前能够提供的康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2015年全国2600多万持证的残疾人中,只有不到30%的人得到过康复服务。

  2015年,中国残联提出建设康复大学。此后,建设康复大学分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中国残联、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山东省逐渐形成部级沟通机制。2019年3月,明确康复大学选址和省部共建的办学方式。2019年6月,康复大学(筹)落地山东揭牌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举行。

   害怕?没事…小纸条无声传暖意

  贴心医护抚平聋哑小患者临手术紧张情绪

  

  “害怕?没事,就是一个小手术!一会儿会有阿姨陪着你,别紧张!你爸爸妈妈还在外面等你呢!”

  一张写满字的、非常普通的小纸条静静地躺在手术室的桌子上,就是这一张小纸条让一个女孩难忘,也更让女孩的爸爸和妈妈感动,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张用来交流的小纸条,更是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手术室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暖到心里的安慰。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几天前的一个上午,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正在忙碌着,突然传来一阵阵嘤嘤的哭泣声,声音虽然不大,但患者的任何变化,都会被这里细心的医护人员关注到。

  手术室护士王迎通马上寻着声音找过去,发现一位躺在床上正准备手术的小女孩正在那哭,她泪眼汪汪,泪珠不断滚落。看到护士,她一边比划着手势,一边咿咿呀呀想要发出声音。见状,护士王迎通马上拿来纸巾帮小女孩擦干眼泪,接着递上提前准备好的玩偶。原来这是一位聋哑小患者,临手术前突然紧张害怕起来。他拍着女孩的肩膀,等她情绪渐渐平缓。从女孩一直盯着他的眼神中,他看到女孩想要说些什么。

  

  为了消除女孩的恐惧,王迎通找来纸和笔,与女孩交流,耐心回答女孩的每一个问题,鼓励、安慰她。 这位小女孩今年14岁,进行的是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不算大,术前父母也都对她进行了解释和安慰,但是躺在手术床上,她还是害怕了,是护士一直弯腰守护在她身边,让她感到温暖和安心。

  根据《山东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山东省对听障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救助,18周岁以下且须符合申请条件,青岛也有自己的救助政策。青岛的听障儿童可自行选择选省救助或市救助。作为省市两级人工耳蜗救助定点手术医院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从2014年起开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不少孩子术后康复良好,可以正常入学。小女孩便是这个项目的受益者。

  (综合济南日报、青岛新闻网、青岛电视台消息,张翼晖统筹稿件)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张翼晖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