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花甲“老农”潜心茶叶!做山东名牌 建免费茶博物馆

2019

11/15
来源:

青岛新闻网

作者:

手机查看

  【题记】在青岛,有49.77万户民营企业。他们中,有40年如一日坚守科研的高校教授,把“学研”变成了“产业”;有出身贫寒的农村娃,将家乡小吃做成了全国名吃;还有不惑之年潜心茶叶的企业家,惠及2000余户茶农。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创业过程中有哪些酸甜苦辣?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又面临什么新困境?

  近日,青岛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推出“攻势助力民企发展”系列活动,助力民企打通“最后一公里”。即日起,青岛新闻网记者将带你一起走进青岛民企的故事。

  青岛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 崔文静)“他的车上好多划痕,看得人心疼。”

  “万里江”综合办公室主任于冉这样描述董事长江崇焕。

  65岁的江崇焕自打22年前研究制茶开始,就养成了车把挂剪刀的习惯——得空开车去茶园,随时摸起剪刀裁茶枝。

  剪刀划了车,旁人劝:换个地方放不行吗?

  江崇焕:门把上方便。

  别人又说:那给剪刀套个套吧?

  江崇焕:不套更快。

  江崇焕的鞋子上常有层灰尘,有时还沾着泥土,这是他又去茶园了。

  暴雨中驱车进深山,4次引茶失败损失数百万

  “中国驰名商标”、连续三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第三届亚洲合作对话会议(ACD)唯一指定用茶……如今的“万里江”茶叶已打出品牌,但江崇焕90年代创业时,却吃了不少苦头。

  时间回拨到1997年。那时候,43岁的江崇焕是个建筑供货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市里的青岛人难以买到纯正的崂山茶,种植崂山茶的农茶喝不完却卖不出去。

  “开茶叶公司,帮茶农把茶卖出去,打造青岛茶叶品牌。”江崇焕萌生了做茶的想法。不久后,万里江茶叶有限公司诞生了。

  开了茶厂,把茶农的茶卖出去不难,难的是怎么打造青岛品牌。而打响牌子,就得有多品种、高品质的茶叶,需要南茶北引,也需要技术研发。

  江崇焕一次次开车去福建深山“取经”。有时遇上暴雨,他仍旧进山勘察。

  一番艰辛,引回茶苗。重在崂山,死了。

  再引,又死了。

  三引,还是没活。

  四次失败,赔进几百万。

  越是种不活,越想做成功。江崇焕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汇聚业内顶级专家反复钻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六年后,南茶引进成功,还研究出了具有崂山特色的新茶种。

  如今,万里江生产的崂山茶涵盖绿茶、红茶、清茶、白茶四大类,品种22个。

  带2000余户茶农种茶叶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研发出新品种,江崇焕把技术无偿传授给了当地农户。同政府合作,不仅把粘虫板、肥料等免费发放给茶农,而且建立义务咨询小分队,农户种茶遇啥问题,志愿者第一时间登门服务;茶叶成熟后,茶厂统一采购。

  万里江已和2000多家农户建立了合作,每年成茶二三十吨。

  企业常青,贵在创新。江崇焕一直倾心于新茶研发。

  2001年,他筹建了青岛北方茶叶研究所,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咨询,推行无公害管理。

  2002年,依托研究所的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江崇焕又承包了200亩荒山,建成中国北方第一个有机种植茶园。

  此外,他还联手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果茶站等进行“北方抗冻品种选育及国内外茶树良种引种驯化”研究,培育出可在北方推广种植的抗冻优良品种,推广面积达15000多亩,惠及农户数千人。

  茶博物馆。

  2014年,已在山东打出招牌的万里江,又开了占地134亩的北方茶博园。园内既有北方茶树抗寒品种繁育中心、北方茶树种植技术研究中心、茶叶质量安全研究中心等研发基地,又有茶文化展示中心、茶叶加工观光体验中心、茶博物馆等赏茶佳地。

  其中,茶叶博物馆免费开放,如今正在闭馆整修,预计下月15日左右重新开馆。

  “让每个喝茶的人都懂茶。”这是江崇焕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建茶博园的初心所在。他想让更多人爱上崂山茶,不只因它的清香美味,更因其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