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15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手机查看
据历代滨州州志、县志记载,今滨城区内有 “三台八景”(三台为卧佛台、茅焦台、秦皇台,八 景为秦台晓雾、榆林晚照、渤海望潮、清河横带、 莲池夜月、古井琉璃、砂亭雨霁、兔岭浮波)旧多 有文人墨客题咏“八景”的秀美景色,以抒发怀 古幽情,赞美滨州古城之秀,但今存者无几。卧 佛台作为古滨州三台之首,和滨州起源、历史人 文有着难以解析的渊源,现在尽管古台已不复 存在,但在坊间却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印记。
卧佛台遗址
滨州,取渤海之滨黄河之州之意,对于古滨 州故址,坊间多不统一,有蒲城起源之说,也有 说在北镇起源,但“先有卧佛台,后有滨州城”的 说法却一直被世人所认同,并流传了千百年。卧 佛台究竟和滨州有着怎样的渊源?百姓对此还 有哪些记忆?它现在是什么样子?记者带着诸多 疑问踏上了寻找之旅。
近在咫尺寻找之路颠簸又漫长
出发前,记者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下关于卧佛台的地理位置—— — 滨州市滨城区北镇街道办事处北街居民委员会,并且有一辆24 路公交车可从市区直达,且在杜受田故居门前下车就可到达。
6 月17 日,天气炎热,上午10 时记者从市区坐上了公交24 路。与市区大多数新能源大型公交车不同,这是一辆 19 座的小型巴士,30 分钟一班,车上空空荡荡坐着为数不多的5 个人。
“坐到杜受田故居问下就知道在哪了,去那没啥意思估计啥都没有了,去故居看看还行。”公交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对记者说,车上的乘客多为南街本地的居民,很少有外地人坐公交车去那的。
公交车沿北外环一路向西,然后沿着一条两边种满麦苗、菜地的乡间小路一路向北,路并不好走,除去有人在路上晒粮外,路上不时出现大大小小的坑。公交车在村居和乡野间穿行,“听说要换公交车了,但 24 路可能不换 。”“ 这 破 路 的 换 了 新 车 也 跑 不 起来。”司机和一乘客聊着天。
20 分钟后,随着车上本地乘客陆续下车,车上只剩下记者和司机,随着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路况反而越来越不好,颠簸灰尘让这短短的20 分钟行程走得格外漫长, “那个台子好像没有了,即便有这么偏的地方也没人去的。”司机和记者唠叨着。
据了解,市区距离北镇街道办事处北街居民委员会直线距离约 10 公里,公交车颠簸和司机对卧佛台三言两语的描述中走过了漫长的20 分钟。
难觅踪迹卧佛台湮没在荒草中
走下24 路公交车,记者开始了边打探、边寻找的行程。
“以前有没有佛,不记得了,但印象中只有一个土台子,上面啥也没有了,只有几块石头。”说起卧佛台,路边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向记者回忆,在他们儿时,卧佛台上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城里古迹倒很多的,但现在都扒没了。”回忆起当时城里的辉煌,老人的眼里闪着光。
站在记者面前的这对老夫妇,男的 74 岁,叫杜美亭,是滨州杜家的 18世子孙。 “小时候,南街戏楼城隍庙多好啊,里面的佛像都很好很大。后来,有的佛像都被推倒扔到湾里了,有的佛像被打烂卖了废铁,还有几尊大佛被拉到了郑州。”杜美亭说,以前城里还有段干墓、高庙、城隍庙、镇武庙,很高的城墙,现在也都没了。 “1957 年左右,台子被推平,成了棉纺厂。”杜美亭指着西南方告诉记者,去看看吧,估计啥也没有了。
卧佛台遗址所在地是一家面粉厂
按照杜美亭老人的说法,记者沿着胡同东走西拐找到了一处雕刻有“滨州市第六油棉厂面粉厂”的大门,房主告诉记者卧佛台就在北边的院子里。在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处沟台旁,除去一地荒草,记者看不到任何一点印记。在沟台一侧竖着一块“卧佛台遗址”的石碑,历经十几年风雨背身已有裂纹,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台遗址滨州市人民政府立,一九八六年八月”碑身上寥寥数字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
传说千年,先有卧佛台后有滨州城
据史料记载,卧佛台位于在老 滨城(俗称凤凰城)内西北隅,卧佛 台原占地约5000 平方米,顶端面 积约1500 平方米,台上曾建有寺 庙,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卧像,故 名。因台上荆棘、野草丛生,远望状 如卧虎,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卧 虎台”。
后经滨城区文物工作者几十 年在此处考查论证,这里曾是远古 河道,由西南蜿蜒东北,卧佛台处 于古河道东侧。
1947 年解放战争时期,军民 在卧佛台附近构筑工事,曾发现部 分珍贵文物。1956 年,滨县油棉厂 在卧佛台取土,地表80 厘米以下 发现大量黄砂,黄砂里面夹有石 器、骨器、蚌器、陶器和兽骨,文化 层达 120 厘米,上层为商周文化 (距今约3500 年),出土为夹砂灰 陶鬲、泥质灰陶豆,罐、壶等,下层 为龙山文化(距今4600 —4000 年) 遗迹,出土物有石斧、石铲、石锄、 石镞、骨锥、骨笄、泥质磨光黑陶 杯、蛋壳陶片、野猪牙、马牙、鹿角 等。
明万历间《滨州志》载: “台上历 代大起浮屠,梵宇最崇”。台是何时 建,这里究竟从何代成了佛门盛 地,已不可考;但至元代前期,这里 香火盛行当无疑问。到了明代,台 已转为私家隐所,明万历《滨州志》 云: “始归侯氏、更董氏、易王氏,少 司徒张氏伯仲贸之为城市隐。”
滨北镇历史悠久,前身为古渤 海府,史称“凤凰城”。凤凰城古迹 有新石器时代的西街卧佛台、北街 茅焦台、东街文鸣台三台遗址,还 有战国齐人段子明墓和滨州古城 等。城内还有八景,有秦台晓雾、古 井琉璃、榆林晚照、月夜莲池、渤海 望潮、砂亭雨霁、清河横带、免岭浮 波。凤凰城历史上曾出过众多才子 和官宦,明朝有西街武状元胡旦、 南街杜诗;清朝,凤凰城里出了嘉 庆年间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杜 谔,咸丰帝老师、左都御史、工部尚 书杜受田和咸丰年间顾命八大臣 之一的杜翰祖孙三代官宦,杜家一 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历代,特别 是明清年间,这里文化灿烂,商贾 云集,富甲一方,是鲁北地区重要 的商品集散地。
“它和杜家大院没有关系。”杜 美亭告诉记者,杜家从明朝才来到 滨州, “想找源头,恐怕很难了。”杜 美亭说,尽管村里还有几个比他年 纪大的老人,但估计他们也说不上 来, “先后卧佛台,后有滨州城,这 事一点不假。”
“将军!”围着北街居委会绕行 一圈,三五传说居民们向记者诉说 着他们心目中的卧佛台印象,路边 下棋的人还没散。 “小伙子不用找 了,找不到了,啥都没了。”老人缓 缓落下棋子说。
楚汉河,两帷幄,起手无回,棋 子落。一座城,一尊佛,都消失在历 史的滚滚长河中,留下点滴印象, 任凭世人评说回味。
采访人:张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