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十余载笔耕不辍,烟台海阳八旬老人纪运东编写村志留住乡愁

2019

11/14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手机查看

  今年86岁的纪运东出生于海阳市行村镇庶村,本该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他,如今却重新提起笔墨,翻阅古籍,只为生他 、养他的村庄编写村志,为后代留下文化遗产。

  11月14日,记者从海阳市委宣传部获悉,1933年出生的纪运东自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工程师, 41年的建筑工程经历,让他深知历史对一个国家、村志对一个村庄的意义。“现在年轻人都出去学习、工作、居住了, 很多人并不了解过去的历史,自然对村庄的感情也就淡了。”提起写村志的溯源,纪运东娓娓道来,“和我一个时代的 老伙伴很多可能都记不清以前的事了,小辈们没参与过更不了解,所以趁我还能活动,脑子还清楚,力所能及为村子做 点事。”

  退休后,纪运东居住于北京和海阳两地,历经十余年时间汇集、整理了《庶村志》《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后街纪爽分支 族谱》,并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编纂。纪运东编写的《庶村志》详细记录了庶村1904年至2009年期间村名由来、历史 溯源、村庄变迁以及民俗文化、姓氏人口、教育和工商业等。

  在村志编写的过程中,纪运东常常会因为遗址、古建筑、古树等未得到完好的保存而感到惋惜。在《庶村志》的第十二 章中,纪运东详细地记录了村里的两棵千年山枣树被人为破坏的过程:1945年日本投降后,交通方便了,前街李有斌闯 关东从大连回来,率先锯山枣树,用枣树木刻木烟斗,后来村里的中青年见烟斗美观漂亮便纷纷效仿,争相锯树,后来 者没有树枝就锯树干,没有树干就锯树身,没有树身就挖树根,就这样两棵千年古树被瓜分了。“那时候我也才十二三 岁,那枣树的树干需要两个人才能抱过来。”纪运东回忆道,儿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总去山枣树上摘枣子吃,孩子们把枣 树当作自己的玩伴。李有斌第一次锯山枣树枝后第二天,纪学昌(庶村一位老太太)就阻止锯树的人,但没有人听她的 。“先有山枣树,后有庶村疃”,就这样陪伴了庶村人600多年的山枣树消失了。有关山枣树的点点滴滴纪运东都一一 记录在册。

  庶村类似山枣树的古木、古遗址大多都被人为破坏了,据纪运东介绍,由于物证的缺失加上村里从未有任何相关文字记 载,在《庶村志》资料的整理过程中需要走访大量的知情人去确定落实。在《庶村志》的第八章“司马台和小司马台” 中记载“从司马台和小司马台出土的文物进一步证明了:庶村是北方沿海人类发源地”。为了验证其真实性,纪运东先 后多次前往市博物馆参观、考据当时出土的文物,翻阅多本古籍寻根溯源,将前因后果详细记录在《庶村志》中。

  令人欣慰的是,村里很多年轻人被纪运东编写的《庶村志》中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大大加深了家乡自豪感,村里干部 和乡亲们都对其连连称赞,说他给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访旧人、寻记载、修订村志,十余载春夏秋冬纪运东无一日不兢兢业业,无一文不再三斟酌,终于在今年完成了《庶村 志》的初稿。这位八旬老人为了村庄历史和村志编写一直在路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顺高 通讯员 侯俊南 高家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