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王育济一行到长山镇考察 对接“三件文化大事”

2019

11/13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手机查看

  考察团一行参观范公祠。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助推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在滨州市派驻邹平乡村振兴服务一队的大力推动下,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育济率领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考察团于11月13日应邀来邹平市长山镇考察长山丁公遗址。

  王育济,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东历史学会原会长、《中国历史评论》主编、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首批18位委员之一。考古团随行专家还有山东财经大学文学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厅首批文化产业专家库成员张凌云,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于佰强。

  王育济一行前后考察参观了范公祠、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丁公遗址考古楼以及丁公遗址,并在长山镇镇政府就文化产业发展开展专题座谈会。

  王育济翻阅《范文正公全集》。

  考察团在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

  考察团此行有三项对接事宜:一是推进丁公遗址开发。通过考察丁公遗址,特别是发现的丁公陶文将我国文字诞生的时间往前推进800年的情况,考察后将向国家文物局作专门汇报,全力推进丁公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争取设立考古基地。二是为“山东大学50名知名老教授藏书博物馆”选址。山东大学50余名知名老教授有意将珍藏所有书籍以及珍贵文献等捐出,用拳拳赤子之心,为国家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经积极争取,山东大学老教授藏书博物馆的选址,首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邹平市。三是与滨州市派驻邹平长山乡村振兴服务队对接合作,设立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在邹平长山镇的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基地事宜。

  座谈会上,长山镇党委书记马龙向考察团介绍了长山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就丁公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了详细介绍。丁公遗址作为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典型的龙山文化遗址,1991丁公文化城址的发现被评为“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其中出土了震惊世界的丁公陶文,经考证其绝对年代在距今4100~4200年之间,这个发现将中国文字的出现时间往前推进了八百年左右。因此,丁公遗址的保护与相关的文化资源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考察团此行的意义之一。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王育济参加座谈。

  王育济在座谈会中对丁公遗址的保护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几点意见:一是单点突破,放大效应。选择一个亮点如长山中学抗战精神进行宣传与开发,推崇爱国情怀。二是依托优势,扬长补短。长山镇作为工业大镇,经济实力不容小觑,要充分发扬优势助推文化资源的转化。三是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让文物“活”起来。避免文化资源的开发停留在考古现场、科研论文中,要通过科研、教育、产业相结合的方式,让收藏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陶器上的文字都活起来。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凌云参加座谈。

  考察团专家、山东财经大学文学系主任张凌云表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托长山基础,将相关文化协会组织架构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让文化真正活跃起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振兴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服务队将利用好此次机会,协助长山镇发展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帮助长山优秀文化资源转化并嵌入乡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让文化转化为支持长山发展的坚实力量。

  邹平市副市长韩颖,长山镇党委书记马龙,长山镇镇长田旭升,滨州市派驻邹平乡村振兴服务一队队长杨志刚,邹平市文化旅游局局长王涛等陪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