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计划2021年建成通车的“万里黄河第一隧”施工日程过半 如今施工现场啥模样?

2019

11/11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11月11日讯 2017年12月1日,“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隧道破土动工,标志着新时期跨黄“三桥一隧”(齐鲁黄河大桥、凤凰路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复线和济南黄河隧道)全面开建,新旧动能转换西安新区引爆区路网加快建设,“拥河北跨”迈出重要一步,黄河天堑即将变通途,济南“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布局开始实质性突破。济南黄河隧道工程9月20日开始盾构掘进施工,现在是什么模样?一起来瞧瞧。

  鹊山脚下金装上,黄河隧道施工忙

  

  2019年11月7日,薄雾笼罩着整座城市,黄河北岸鹊山脚下,杨树林也都披上了金色,一侧的济南黄河隧道的施工现场,一辆辆运输车辆拍成长龙整装待发,一台台龙门吊井然有序的排列着盾构用的物资。整个场面在平静中全力向前推进。

  与其他工程不一样,济南黄河隧道是国内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悬河,因此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隧道盾构段长约2519m,自北岸始发井向南掘进,下穿鹊山西村后,先后穿越北岸黄河大堤及滩涂区进入黄河河道,然后下穿南岸黄河大堤,依次穿过绕城北高速高架、二环北路到达南岸接收井;南、北岸暗埋段长约474.5m和418m,南、北岸敞开段长约218.5m和220m。目前正在工作的盾构机,一天能向前掘进8到10米,随着进入河床,土质相对细软,一天能掘进10到16米。

  当下正值金秋时节,黄河南岸的万亩银杏林也都换上金黄色的秋装,为黄河增添了一条金飘带。吸引了不少市民与外地游客也纷纷慕名前去拍照游玩,俨然变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不久的将来,济南黄河隧道建成通车后,两岸的居民乘车最快可以4分钟过河,比绕道黄河大桥节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市民完全可以欣赏大明湖的风景再到黄河欣赏百里黄河的美景,随后乘车穿过济南黄河隧道来到黄河北岸的鹊山脚下在感受一下当年赵孟頫笔下的鹊华秋色图。

  施工现场啥模样?不见粉尘不喧嚷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来到施工现场,看到一幅幅如火如荼的画面,生动感人。听不到噪音,看不到灰尘,在盾构机的掘进后面隧道管壁就像铺瓷砖一样一次跟进铺设拼装。

  眼下,第一台“黄河号”已经开挖。第二台盾构机“泰山号”正在进行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工程采用最先进的两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由北向南掘进穿越黄河,整机长166米,总重4000吨,刀盘开挖直径15.76米,是山东省首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黄河隧道工程全长4760米,其中盾构段长2519.2米。隧道设计为双管双层,上层为双向6车道公路,下层为城市轨道交通预留。隧道将首次穿越地上“悬河”。到2021年,这里将开启黄河天堑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新时代。  

  专家现身促发展 盾构技术立前沿

  

  10月18日上午,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国际知名盾构专家小泉淳参观济南黄河隧道并作报告。小泉淳教授作为中国“盾构导师”,对中国盾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济南黄河隧道是国内在建的直径最大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开挖直径15.76米,管片外径15.2米,内径13.9米,上部为双向六车道,下部为轨道空间预留,采用两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穿越黄河。在“黄河号”盾构机上,现场专家详细介绍盾构机的掘进姿态、控制参数,管片和箱涵施工工艺,盾构穿越的地质条件以及该工程作为国内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悬河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密集区的施工工况日益复杂。诸多大盾构隧道工程都面临出入口匝道地下扩挖施工及急曲线施工的挑战,地铁车站建设也因地处城市中心而计划从原有的明挖发展为非开挖建设,国内的地下工程建设正在寻求新的工艺来解决这些问题。

  (综合大众日报、生活日报、爱济南客户端消息,张翼晖统筹稿件)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张翼晖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