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11舜网-济南时报
卢震
手机查看
位于交通厅街的“摩配一条街”,在2017年关停改造前的原貌。
交通厅街的“摩配一条街”关停后,摩配店纷纷搬到附近市场。
交通厅街正在改造中
如今的交通厅街,逐渐变成了茶文化一条街。新时报首席记者王锋 摄
曾经,纬九路两侧是一家挨一家的烧烤摊,交通厅街上摆满各类摩托车配件,舜井街上的商铺里满是手机配件。这些街道因此获得“烧烤一条街”“摩配一条街”“手机一条街”等称号。随着城市发展,曾经的“一条街”们也变换着自己的模样。
纬九路:许多济南人的“深夜食堂”
11月初的傍晚,天色渐黑,纬九路的两家烧烤店里已经坐着几桌客人,室内的烤炉溢出温暖的火光,烧烤师傅一边将牛、羊等肉串不断翻转,一边撒孜然等作料。一名服务员站在店外引领前来“撸串”的客人。服务员不需要多说什么,烧烤店里飘来的勾魂香味,和店招牌上的“一九”字样,无声地向食客介绍着自家店铺是在纬九路上经营30余年的“老店”。
张兰(化名)是其中一家店的店主,她与丈夫在纬九路上经营烧烤生意30余年,经历了这条“烧烤一条街”从无到有直到如今的变迁。上世纪80年代初,张兰与丈夫最早在经三纬九开了一家烧烤摊。“那时候附近有人喝扎啤,我们就在旁边支上炉子卖烤串。”张兰说。
与如今的繁华街道不同,当时的纬九路是条僻静的小路,两边没有几栋高楼耸立。那时的扎啤是从大桶里用碗盛接,羊肉串一串只卖2毛钱。后来,烧烤摊越来越多,摊位连成一片,欢声笑语里,全是酒杯碰撞的声音。“最多的时候从经一纬九到经六纬九有60多家烧烤店。”张兰回忆道。
烧烤店的生意火爆的那些年,店主们常常通宵忙碌,这里成为很多济南人的深夜食堂。“凌晨两三点送走最后一桌客人就算早的了,忙个通宵是常有的事。”几年之后,路边烧烤摊渐渐搬进临街的门头房。曾经路边支上炉子烟熏火燎的烧烤生意渐渐告别“街头”模式,随着成本的增加,羊肉串的价格也从2毛慢慢涨到1.2元。
如今“留守”在纬九路上的烧烤店还剩10家左右。“现在人们更加养生,原来连着几天吃烧烤的情况不多了。不过我们生意还不错,不少老主顾还是会认我们店的味道。”张兰表示这是自家烧烤店还留在纬九路上的原因。
虽然纬九路上的烧烤店数量不同往昔,但不少搬离纬九路的烧烤店依然保留着自家当年的牌号,如果你在济南各处看到带有“一九”招牌的烧烤店,味道多半差不了。
交通厅街:摩配店只剩“半条街”
2017年,被称为“摩配一条街”的交通厅街两侧全是摩托车配件店,街上往来着送货的三轮摩托车,让不算宽敞的街道时常拥挤。当年9月,街上上百家店铺整体搬迁,曾经的“摩配一条街”渐渐成为过去式。
如今,交通厅街西侧入口处挂上了“茗源茶街”的字样。街道南侧的二层沿街房修整一新,有些店铺已经挂上所经营茶叶种类的招牌,有的店铺则仍处于招租状态。街上行人不多,尽管有的店铺门口停放着车辆,道路也并不拥堵。
交通厅街北侧,居民楼一层的店铺里仍在经营着摩托车尾箱、润滑油、头盔等配件。每当有人在店外驻足,店家会亲切招呼一声:“老师,您需要点什么?”据几位店家介绍,他们是“摩配一条街”搬走之后才到此经营,个别的商家是曾在这条街上经营搬走后又返回的。“当时大家都搬到了附近的市场里,但是这条街的名声还在,不少客人还是会到这边来买东西。”一位商家说。
50多岁的赵华成(化名)从小便住在这里。“我小的时候,路南边就是一块空地,我们经常在这里弹玻璃球啥的。”赵华成回忆说,“到了九几年,空地上盖上了门头房,很多摩配店从别处搬了过来,后来整条街基本都是做摩配生意的店,也就成了‘摩配一条街’。那时候,大家的生意都不错,啥样的零件都能买到。”
2017年9月,交通厅街上的摩配店纷纷搬到附近市场。现在交通厅街西头北侧的市场门外挂出“电动车摩配新市场”的招牌,曾经在交通厅街经营的店铺搬到了这里。一家经营电瓶的店家介绍,虽然与交通厅街仅一墙之隔,如今的生意却冷淡不少。“原来店里有三个员工,现在的活儿一个人就干完了。原来‘摩配一条街’名气挺大,现在搬到这边,有些客户就找不到了。”
舜井街:“买手机到舜井”成过去
2008年以前,舜井街是江北最大的手机批发集散地,这条街上的手机、配件等商品覆盖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济南市民口中也流传着“买手机到舜井”的顺口溜。随着所在片区的改造升级,曾经的“手机一条街”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的舜井街上,人们很难看出当年“手机一条街”的模样。街两侧新盖起的商业体正在招商,北头东侧的世茂国际广场吸引着不少逛街休闲的市民。舜井街西侧一条小路通向淳和数码广场,其中还有一些柜台经营手机相关的生意。“那时候整条街生意都很好,2008年的时候街上的店家基本都搬到山东通讯城了,我们是后来到这边做手机配件生意的。”一位店主介绍说。
如今在山东通讯城销售蓝牙耳机、手机优盘等手机配件的王亮(化名)曾是舜井街上的“老店主”。“其实在卖手机之前,舜井街就已经很出名。上世纪80年代末,舜井街上主要卖游戏机、录像机、进口电视一类的商品,后来又出现了影碟机、音响等。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大哥大一类的手机出现,才成了‘手机一条街’。”王亮介绍说。
当时,舜井街两边主要是3层左右的商场,里面大部分柜台都经营与手机相关的产品。“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手机卖得最好,柜台批发也零售,租金高的时候一个柜台一个月要六七千元,不过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挣出来。”王亮回忆当时生意火爆的场景。
2008年,舜井街改造后,不少商家搬往山东通讯城继续经营。“那时山东通讯城给出了免租金等优惠政策,不少老商户都搬过去了。”对比当年经营状况,王亮直言现在“生意不好干”,电商的兴起对传统批发销售冲击不小。(新时报记者卢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