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我们健身去哪儿?超七成受访者期待丰富家门口的健身场地及设施

2019

11/08
来源:

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作者:

手机查看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开门听音,百姓参事,邀您一起写《政府工作报告》”活动开展以来,就有不少市民对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有所期待,有的市民希望家门口的健身场地、器材能够丰富起来,有的市民期待周边学校操场能够提高利用率。据了解,今年我市将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充分利用拆违拆临腾出的空地,建设“街心体育公园”“口袋体育公园”,特别是与特色旅游资源结合,建设一批公共体育设施来优化市民健身环境。

你热爱运动吗?在你家附近有没有便捷的运动场所呢?你对我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有哪些期待?带着问题,我们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街头采访两种渠道,听了听大家的声音。

槐荫区大众广场内,市民通过打乒乓球锻炼身体。

网络问卷 超七成受访者对身边的建设场地及设施不满意

通过网络问卷反馈情况我们了解到,有超七成受访者对身边的建设场地及设施不满意。有网友建议延长学校操场开放时间,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利用率;有网友建议将城市违章建筑拆除后的空地用于建设街角花园、口袋公园等;还有网友建议应该提升公共健身器材的档次,不应只配置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器材,健身场所应该增加夜间照明度等等。

街头采访 期待健身场所能够实现“器材智能共享”

通过街头采访我们发现,受访者们大都喜欢在公园、广场等场所运动,更在意路程的远近,期待家门口能够有便捷的健身场地。有市民建议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应该延伸到乡镇村庄,还有市民建议健身场所能够实现“器材智能共享”。

市民张俊立

我在西客站附近住,周边配套健身场地设施缺乏,跑步只能去较远的公园。我认为一个完善的公共健身场所首先应该设施全面,不仅有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育器材,也要考虑到年轻人;再就是路程要近,我看槐荫区的大众广场和槐荫广场就很好。

市民胡连勇

我平时每天晚上吃完饭后都会慢跑或者竞走,因为家就在大众广场附近,所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这边很热闹,特别是中老年人都喜欢来这运动。我认为健身场所首先要离家近,可以利用政府拆除违建腾出的空地来建设一些面积小的健身场所来方便大家。

市民崔毅然

我居住在商区附近,健身场所相对不足,比较期待周边能够建设一些篮球场和足球场。从全市来说,我建议场地不充足的地方能够把有限的资源利用起来,比如说开放学校操场、建地下健身馆等等。再就是能不能在济南本土文化上做点文章,多建设一些有着济南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

市民陈安润

我喜欢去公园锻炼,但是我现在居住的是老旧小区,周边没有公园,我都是沿路跑,不太安全。我很期待我家附近能有一个干净、优美、有基本健身器材的公园。再就是建议公共健身场所能够提供共享体育器材,像是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实现智能化租赁。

市体育局官宣 多措并举优化市民健身环境

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为拓展群众健身空间,已逐步建立起市、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四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同时积极建设区(县)全民健身中心、笼式足球、拼装式游泳池、山体公园等健身场所。今年与教育部门协作,确定70所中小学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目前全市共有健身气功活动站点243个,体育活动站、晨晚练点1700余个。通过广泛开展体质监测活动,我市定期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积极为市民开具科学“运动处方”。但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体育资源不平衡、全民健身设施老化陈旧等问题也逐步凸显,市民对健身设施的要求也在提高,这给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带来了新任务和新挑战。

为了给市民营造更方便、舒适的健身环境,今年我市将投入800万元用于村级健身器材配建,并积极争取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240万元,资助80个行政村体育健身器材配建和场地建设;充分利用拆违拆临腾出的空地,建设“街心体育公园”、“口袋体育公园”,特别是与我市的山、河、湖等旅游资源结合,建设一批公共体育设施、健身步道,积极改善群众健身条件,优化市民健身环境;同时广泛开展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特色鲜明的体育健身活动,打造高端国际赛事,创建具有济南特色的品牌活动,不断扩大健身人群。目前市体育局正在精心谋划编制《“十四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精心策划马拉松、持杖徒步、冬泳等国际品牌赛事,让泉城市民动起来;加大场地设施的建管力度,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为市民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