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06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手机查看
11月6日上午,市气象局局长阎丽凤带领各区县气象局局长,相关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市民电话,通过12345短信平台与市民互动,并就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生态气象服务以及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与市民进行了沟通交流。
据介绍,市气象局高度重视热线办理工作,成立了局领导为组长,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热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畅通办理渠道,提高办理效率,积极维护市民群众权益,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热线办结率100%。
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建立依法防范应对机制。以习近平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等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市委、市政府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城市治理体系中,初步建立起以《济南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济南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济南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济南市防汛应急预案》“两条例一规章两预案”为统领、《济南市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安排和误工处理实施意见》等多个政府文件为补充的“212+N”气象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实现了气象防灾减灾由单纯行政命令逐步向依法依规开展转变。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预警信号“快发布”“快传播”“快响应”机制,实现了由单一部门、单一灾种应对向多部门联动、多灾种应对的综合减灾转变。
加强气象精准监测预警。为填补济南市在天气系统上游无探测资料支撑的空白,2017年启动了象山综合观测基地建设,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观测设备,平阴县政府同意长期、无偿将平阴县气象局南侧的百亩荒山交由气象局负责管理维护和使用,市林业与城乡绿化局将山体绿化纳入济南市山体公园绿化总体工程,山东省气象局将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一座风云四号卫星地面接收站落户象山综合观测基地。今年9月份,L波段风廓线雷达、多通道微波辐射计、雨滴谱仪、Ka波段测云仪等各种探测设备组成的垂直观测网投入使用,近自然山体景观与现代化气象探测设备科技景观交相辉映的百亩象山综合观测基地建设完成。与原有东部探空站、风廓线雷达站和北部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以及107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等气象站网,初步构建了空地互补协同、三维立体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为开展济南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等机理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积极开展公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依托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的济南气象科普馆,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延伸到学校、社区、企业、农村。2019年已接待团队222个、个人141组 ,参观人数达14854人,实现由灾后救助向灾前防范和减轻气象灾害风险转变。
预报服务能力稳步提高
· 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紧紧围绕提高预报准确率这一永恒主题,通过增加预报员数量、开展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服务评优和逐月预报竞赛、提高数值预报的释用能力等,积极开展分时段、分强度、分区域精细化预报和基于影响的预报服务,建立了从短时邻近到短、中期预报服务产品制作体系。2019年晴雨预报准确率90.85%,最高气温准确率84.87%,最低气温准确率80.97%,预警信号准确率70.82%。其中暴雨预警准确率75.76%。
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始终将决策服务放在首位,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依据。今年以来,共制作重要天气报告22期、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71期、三夏气象服务专报16期、春运服务专报42期、气候预测趋势等其他服务材料66期,通过传真、短信、邮件等方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服务。
强化公众气象服务。与电台建立全年的天气预报连线直播,影视节目全年无故障播出,各类天气预报及时通过济南气象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天气预报+新闻媒体群、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途径进行服务。
重大天气过程服务准确到位。台风“利奇马”期间,我市首次预报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防指根据预报启动了Ⅰ级应急响应,充分发挥了应对灾害性天气“发令枪”和“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有力。做好国庆期间公祭和升国旗仪式气象保障;4~10月期间与明湖秀办公室建立热线联系,全力做好为“泉城夜宴˙明湖秀”气象服务。
生态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开展城市热岛、植被监测与评估。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市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部门共同攻关研究,开展城市热岛、植被监测、大气污染防治等生态领域决策气象服务,《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报告》为2018年济南市颁布《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政府规章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济南市1994-2017年城市热岛效应监测评估报告》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2019年,利用济南市98个气象观测站和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陆表数据中心网站提供的MODIS、NOAA卫星资料,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分析,为市政府提供《济南市2018年生态气候监测报告》。
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加强与环保部门数据共享和天气会商,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研究,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报能力,启动7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与林业部门共同做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预计3级以上火险等级时,每天3次在电台直播中播出。
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24小时密切监视天气变化,不放过任何一次适合增雨作业机会,最大限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为趵突泉持续喷涌、森林火灾气象保障等做出积极贡献。截止到目前,全市增雨(雪)作业135轮次,发射增雨(雪)火箭弹1336枚、防雹高炮弹379发,燃放碘化银烟条570根。济南人影工作,已实现由单纯为农业服务向保泉、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绿化秀美山川、城市清洁等生态修复型常态化作业转变。
本次现场接听活动引起良好反响,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加,来电市民对天气预报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进行了咨询并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阎丽凤局长和其他接听同志对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并认真记录。12345热线为市民反映问题提供了有力平台,也为气象部门发现问题、提高效能提供了重要途径。气象局将继续高质量做好热线承办工作,广泛听取市民群众呼声和意见建议,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