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31滨州日报/滨州网
手机查看
“俺村的光伏电板真是宝贝疙瘩,晒着太阳就能来钱!”利国乡吴庙村贫困户韩玉彩笑脸如花,夸赞着光伏发电给自己带来的甜头。“不光光伏电板发电能给俺们增加收入,俺还参加了村里的公益岗,干活比闲着光荣发,靠自己劳动赚的钱,花着踏实。”
市委副书记张凯调研光伏项目
韩玉彩就是利国乡贫困户的真实缩影。近年来,利国乡厚植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三三”模式的特色扶贫之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整合”提质增效
干部走访贫困户
人员的整合。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党建办与扶贫办合署办公,挑选6名学历高、素质高、能力强、中青年合理搭配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乡党建扶贫办。扶贫帮扶村实施了专人盯靠、精准帮扶,每名副科级干部包帮2个重点村,每名机关干部帮包5户贫困户,每个项目由专人负责,确保“六个精准”要求落实到位。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光伏、林场、养殖、企业、公益岗位、低保兜底等扶贫措施,做到精准施策。针对教育、医疗、危房、低保、就业、保险等30项政策全部精准落实到户到人,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帮扶责任人培训会议
资金的整合。成立众利新能源公司,全乡28个村村集体扶贫资金全部以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股东,按各村占股比例分红。同时,吸纳富国、富源等5个乡镇扶贫资金121.77万元入股。2016年扶贫资金742万元、2017年扶贫资金439.8万元全部用于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整合资金2024万元,建设了吴庙2.5MWP光伏扶贫项目,实现了项目建设的创新。
上光下养模式
资源的整合。光伏项目利用养殖户棚顶空间,采取“上光下养”模式,将原有的简易养殖棚改造成钢架结构,用光伏板做棚顶,极大减少了占用耕地。同时原有的简易养殖棚每年维修一次,改造后的养殖棚使用期限长达20多年,有效减少了养殖户的维修投资费用,增加了收入,实现了“阳羊得益”。投资810万元,在吴庙、利四、曹坨等村集中规划土地9600亩建设生态扶贫林场,创新实施原生白蜡与粮棉作物套种试点,进一步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带动全乡群众发展苗木30000亩,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多样化、高端化发展。
“三结合”相得益彰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利国乡致力打造两大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以产业发展为关键,建成了吴庙2.5MW光伏项目、沾东万亩扶贫林场、来刘养殖小区等产业项目。以环境整治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选出101户卫生文明家庭,建设设施便捷完善、村容村貌整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以乡风文明为灵魂,组织善行义举四德榜和先进人物评选,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100人、“五好家庭、最美家庭”100户。以社会治理为核心,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建成乡、管区、村三级综治网格体系。以生活富裕为目标,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加农村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就业扶贫公益岗人员在用工表上签字登记
贫困户脱贫与村集体增收相结合。吴庙光伏项目年收益达350多万元,对全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确保全乡399户贫困户年收益达3000元以上。在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各村村集体的收入,全乡28个村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吴庙3600亩生态扶贫林场采用“政府补贴+农户管理+支部统筹”运行模式,苗木销售收入中种植户、村委会按照9:1的比例进行分配,实现了群众、集体“双增收”。
公益岗人员修剪健身广场的绿化带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利国乡设置了卫生清扫、公路维护等公益性岗位182个,让有就业意愿且劳动力弱的贫困户实现就业,扶贫公益岗人员工资根据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情况和实际劳动量按80元/天发放,所需资金从吴庙光伏收益中列支。截至2019年9月底,安排村级公益活动工日4775个,发放岗位补助38.19万元,实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有效结合。
“三化模式”成效显著
利国乡实施“光畜互补、羊阳结合”模式,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村级分布式吴庙2.5MW光伏扶贫项目,实现了“三化模式”。
光伏扶贫能源
项目建设“样板化”。依托畜牧资源优势,大面积的羊舍为集中连片建设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提供了基础条件,充分利用养殖户棚顶空间,将原有的简易养殖棚改造成钢架结构养殖棚,用光伏板做棚顶,形成“上光下养”样板化模式,实现了光伏项目和畜牧养殖的双收益。该项目可作为样板可复制、可推广。
项目运营“企业化”。利国乡成立国有众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乡28个行政村成为股东,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股东大会,按季度进行分红,形成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吴庙光伏项目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营,解决了农村扶贫项目小、散、收益差、难管理的状况,真正实现了多方收益。
项目维护“智能化”。成立百恒能源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日常维护,投资50万元,购置安装光伏板智能清扫机器人35台,系统自带太阳能发电、充电及蓄电装置,可随时启停,配备无线模块,在手机上安装了APP操作系统,实现了全自动远程控制,清洁率达95%以上,发电量提升10%左右。经验做法在全沾化区其他35个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借鉴推广,全部实行统一运维。同时,安装逆变器数据采集器,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实时掌握光伏项目运行状态,全面提升监控系统工作效率,推动实现了项目收益最大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把上级政策与自身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思路、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力求实效,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利国乡党委书记郭昕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