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30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手机查看
走进枣庄人民公园,就听到一阵嘹亮的歌声,他们是一支老年乐队,在他们中有一位共和国同龄人,她叫种道珍。
种道珍1949年11月在枣庄市薛城区陶庄矿出生,1966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建设,成为一名光荣的支边青年。“那时穿着黄军装,戴着大红花,矿上的书记敲锣打鼓的欢送我们,一直送到山家林车站,哎呀,特别美!”种道珍回忆,“那一批枣庄大概有800多男女青年,我们矿上就有200多个,我们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家乡,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到边疆去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种道珍和战友们踏上西去的列车,开始了兵团人生,他们来到了河西走廊,开荒种地,扎下根来。“我所在的是甘肃农建十一师三团十连,当时是在酒泉,下河清农场。我们和部队形式是一样的,也要训练,只是不戴领章帽徽,白天跑步,晚上紧急集合,除了这些还要种地、打粮食。”种道珍描述,“收成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兵团战士打粮食,用麻袋堆成垛,成山成垛的粮食支援给国家。那种热火朝天的景象我现在都记得,那样的丰收景象真是高兴啊。”
少年奔前程,勇赴西陲,屯垦戍边舍大好青春。从长城脚下到祁连山间,自戈壁瀚海到荒漠险滩,就这样,种道珍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在甘肃支援生产建设一干就是15年。“一开始那里很荒凉,没有人烟,条件也艰苦,那里天凉,夏天午睡也要盖被子。我们也是克服很多困难,从安营扎寨到建市建镇。我们种花、种菜,也养猪、养羊,还做豆腐,家家都养鸡,都很有干劲。我在那里成了家,两个孩子都在那里出生的。”种道珍说,“当时以为会一辈子留在那里了,后来国家政策调整,绝大部分的支边青年又回到了家乡。”1981年,种道珍一家回到枣庄陶庄煤矿,她在陶庄煤矿服务公司工作。
如今已经退休的种道珍,常常和战友们相聚。“我们5年就会大聚一次。最近的这次是在2016年,是我们1966年参加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建设50年聚会。”种道珍说,“战友们相见格外激动,都相拥而泣。”翻开50周年纪念册,能看到当年一张张风华正茂的脸如今已两鬓斑白,但那段火热的青春时代走过来的艰辛历程仿佛还在耀动着。
个性乐观的种道珍热爱文艺,如今每天到人民公园和老年乐队们一起一展歌喉,“原来年轻时就爱唱歌,我一辈子爱唱。”种道珍笑着说。对于家乡的变化种道珍也是感慨万千,“原来一颗烟就能逛满城,现在已经建设的这么大了,还有很多可以逛的好去处,东湖、万亩石榴园、台儿庄古城,还有铁道游击队。”种道珍说,“我们有BRT,这个实在太好了,又快又方便。我们老年乐队经常坐着BRT去这些地方唱歌。”
曾经青春无悔的付出,如今安享晚年,种道珍说,“这就是我这一代,坚定对事业的憧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我要一直歌唱,高唱祖国,高唱青春,高唱美好生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米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