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30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手机查看
一路温暖的心路
时装引领着人们的生活哲学,传递生活艺术的质感。
时装设计创意的发掘是源自于生活而归于更美好的生活,在创意题材的选取与研究上是与所处的时代吻合并具备前瞻意识。在传统文明中发掘创新的亮点,并不是那么简单,要形成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拓展性、有社会经济效应的设计,是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上作出有益设计才是我们设计师应有的目标,服装的即时性是传播中国精神的软实力有力的一面。由此,作者设计的初心显而易见,服装是最贴近人体肌肤的物,可以说是与生命共呼吸的保护体,同时,也是人在肌肤之外的社会文化表现的表象,是社会视觉认同人在互动、交往、思考方式中的认知信息传递。所以,故人有“人不可貌相”之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的描述,这充分说明衣冠在肌肤之外的哲理性和衣冠之内与生命和谐的精神价值。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正是设计观念的极致所在,追求本质的同时去发展时代的设计美学。作者采用一种侗民族的手工棉布作为设计创意的原始点,正如侗族棉布蓝染染料来自于有生命的植物,承载着情感、温度、自然和健康。在山水的陶冶下,延续一种古老而美好的染色剂,这种与生俱来对色彩的敏感与偏好,使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功效发挥极致的美感。在天空与山脉之间,被视如生命的侗民族千年传承的亮布,是侗族文明生活中最幸福的事情,看第一眼便久久不能忘怀,带着紫色魅惑之气的质感,聚天然植物的养生效应,泛出古老而智慧的惊叹。作品《一路温暖》用三个创新的亮点传递作者的创意心路。
“智”造中传统传承与科艺的融合
作品《一路温暖》灵感源自对传统活化设计的新思考,对传统手工制作的侗族棉布面料与现代科技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仅仅通过对一块传统面料的改造,设计出时尚未来感的服装成为可能。设计师在感知侗族亮布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不破坏原有的优点,而是将其优点发挥到极致,在提升面料的适用性上下足了功夫。“一”预示着开端与起点,用数字“1”作为个体,不断的发展集合成一种力量,似乎对凝聚力表达方式的服装呈现,却从中感受曲率变化的穿着可能性与穿着便捷多变化的自由方式,设计采用网状结构对侗族棉布进行工艺技术的改造,使面料的适应度加大,原本硬挺的面料,开始产生新的视觉和触觉,将此面料开发成新型实用具有穿着多变性的服用面料,出现更好的美学价值。用设计温暖人心,用设计关爱民族融合,用设计传递东方人的生活哲学,传递时尚创意的力量。此作品无论从材料语言的时尚性,着装变化的丰富性,工艺技术的极简性,再次打破传统的制衣思维模式。
“无”设计思维下的趣味与活力
回归对设计本质的思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师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工业化时代的驱动下,设计行业的形成和成熟,一直把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物”的方式在发展,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设计面临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设计对于设计师而言,思考的方式也在改变,设计更多需要解决的是“物”本身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将人类已创造的“物”再次的提升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方式,设计成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师应更深入地去感知这个世界与人类智慧创造的独特经验,用不同的视角结合现代科技去解决先人未可解决的问题。作者在创作《一路温暖》的作品中,将这些思考的问题用一种“无”设计的概念表达出来,这里所提出的“无”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没有,而是指设计过程中添加和去除的部分。此作品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无添加和无去除的外加因素,浑然天成,自成一体,在设计的突破性上用人人熟知与及其简单的方式去表现并不简单的服装语言,从形态语言的延伸性上进行质的提升,真正做到了以“无”设计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零”浪费与天然环保的精髓设计
在自然生态面前,没有可抗拒的方法,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在工业污染越来越无法控制和消耗生存环境的今天,设计应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用行动来改善环境,作品《一路温暖》的创作理念——设计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个好的创意,思想先行,观念相应,设计践行,让灵感的火种燎燃,指引方向,是一位设计师的思维导向。作者在此设计作品中,
整套服装仅仅用了五个不同尺寸的长方形组成。同时,整套衣服也仅仅用了6米长、0.4米宽(门幅)的侗族纯手工棉布。并采用无缝式制衣方法,规避了工业污染和过度的消耗,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破坏侗族手工面料的质地,保持了面料原本的面貌,在制作上并且做到了“零”浪费,做到环保再循环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服装传播中国精神的软实力
作者在创作《一路温暖》作品中,把着眼点放在了我们最熟悉的认知上,在一层不变的岁月中去寻觅设计带来新的价值感,技术的进步与传统手工的衔接,是否是创新的源泉,作者大胆的运用传统与科技相融合,发掘一个新的突破点,对传统服饰的时尚可塑性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侗布是我国少数民族侗族独有的特色面料,使用棉织布经蓝靛、白酒、牛皮汁、鸡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晒、槌打而成。侗布面料的材质硬挺而有光泽,具有很强的质感,不易弯折变形,不具有弹性,因此传统的侗布面料制作的衣物受面料尺寸限制大,样式单一,无法适应人体曲线的变化问题,使用侗布制作的服装传统而具有民族特色,但缺乏时尚性。侗民的智慧有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至上境界,“材美工巧”独特的美学价值,如此珍品级的侗布,在当代的经济社会形态中如何绽放光彩,用设计创意提升时尚语言,使其归位到其应有的时尚地位,是作者在设计中所要解决的系列问题。在创作经历中,似乎与侗布之间产生一种交流与互动,每当我发现一个问题,它总能暗示着我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让我去感知具有生命力的设计。在设计创新的思考方面,需要不断的开拓,特别是如何破解几百年来以西方为引领的时尚格局,与当今中国跨越式发展趋势下,如何树立东方人自己的时尚哲学,塑造本民族的服饰文化自信,构建以东方审美体系下的国际时尚化语境,使设计的持续性价值在中国56个民族服饰中再创服饰史的辉煌。
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东方服饰美学回归现代生活空间,是作为服装设计师的我所要勇于去突破的关键。中国民族服饰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在国际化的时尚融合中,与时代同步的设计上找到契合点,把握设计语言的精准度,是设计思维观念转变的一大关口,是时装设计进步与国际时尚接轨的关键因素,需要跳出约定俗成的框框,才能转变对传统美学提升的契机。对于创作的作品希望他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能够造福一方,以时尚推动民族经济的再增长,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对传统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上有更广阔的前景,聚民族智慧,开拓原生态到新生态的市场应用与发展,助长中国时尚语境的国际化传播性。
从全球的时尚产业来说,中国是国际时尚产业所依赖的庞大市场,国际上的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都需要依靠的地方。我们占有着西方人没有的优势,在以全国美展为核心的设计引领风尚的推动下,中国以东方时尚引领的服饰美学可以再显昔日的光芒,让更多的服装界专业设计师支持中国的时尚事业繁荣发展,为中国的强大奉献一份的力量。
李艾虹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时尚艺术家
高级女装设计师
1970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教师,讲师,致力于时尚艺术设计与时装品牌研究。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5年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巴黎高级时装工会学校(ECSCP)高级女装设计师证书。2018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第23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评选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年杭州国际时尚周院校时装设计“未来之星”评选中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2015年杭州市“市长杯”创意设计大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2007 年荣获杭州市政府“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奖学金公派赴法国巴黎高级时装工会学院留学深造,作品《昔日的软化》荣获“万事利”杯中国国际女装设计师大奖赛铜奖;2007年至今入选国际时装艺术展览其作品受到时装艺术界的好评;2019年出版专著《时装品牌风格设计解码》一书;主持浙江省教改课题项目,论文多次发表核心期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