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30大众网·海报新闻
吴军林 杜虹晓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10月30日讯(记者 吴军林 见习记者 杜虹晓)2018年10月30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挂牌。转眼之间,它迎来了一周岁生日。
说起“应急”,也许有人觉得它离自己很远,其实,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整合了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消防管理、救灾、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森林防火、海洋灾害预警报和防灾减灾职责和草原(地)防火相关职责,以及省政府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省减灾委员会、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职责和省政府森林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总指挥部的有关职责。
目前,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组织编制全省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全省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统一协调指挥全省应急救援队伍,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消防,指导协调森林和草原(地)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防治,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煤矿除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
通俗来讲,对应急管理人来讲,他们不仅要季节性地防汛抗旱防台风、防雨雪冰冻、防森林草原火灾,还要一年四季防地震、防火灾、防事故……
明确364项工作事项及责任 建立“1+5+N”综合值守应急工作模式
在山东省委深化地方机构改革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整合了10部门的12项职责,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和人员转隶、“三定”规定等各项工作。并编制了《全省应急管理系统权责清单》,明确了364项工作事项及责任。及时调整了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并抓住省级机构改革机遇,研究提出各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协调省委编办落实到相关部门“三定”方案中。
山东省应急厅党组书记、厅长赵豪志讲专题党课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应急管理三年规划(2019-2021年)》,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应急管理规划。
在工作落实上,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在厅机关迅速建立了“1+5+N”综合值守应急工作模式,制定了值守应急、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应急响应等工作规范,并依托电子政务网构建了从省政府值班室到防汛抗旱、森林灭火等专业指挥部、到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应急部门互联互通的应急管理平台,建立了快速响应联动机制;会同山东省军区联合制定了《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与交通部门建立免费通行机制,为全省2306辆消防救援车辆安装了免费通行ETC装置;与中国铁塔山东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速5G产业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融合。
2019年7月,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与中国铁塔山东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速5G产业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融合
同时,启动山东省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构建上连国家平台、下连市县乡、外连各部门应急信息资源的全省应急管理信息保障体系,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整体提升应急管理指挥保障、风险监测预警、智能决策支持、舆情引导等应急管理基本能力。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中心建成后,将作为省委、省政府处置重大以上突发事件的指挥平台。
应急管理:上半年培育22支应急救援队伍 推进5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
应急救援,队伍是关键。记者了解到,山东在原有19支危险化学品、矿山等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新培育了5支防汛抗旱队伍、9支森林防灭火队伍和8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还以山东省航空护林站为依托,辅助采购齐鲁华通等航空救援服务,构建山东省航空救援体系。
与此同时,针对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责分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及时制定了应急预案体系框架,着手编制山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大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编制了山东省2019至2021年三年应急演练计划。今年上半年,先后在泰安、东营、济宁市高水准、高规格组织开展全省森林火灾综合实战演练、全省地震救援综合演练和全省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磨合应急指挥协调机制。
废墟救援演练
今年5月份,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连续举办3期全省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暨应急管理培训班,将全省市县政府分管同志和应急局长全部培训一遍,学习法律法规、掌握预案知识、推演灾情处置。
此外,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加快推进森林火灾、危化品事故等5个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目前已形成建设内容、工程期限、项目选址等具体细化的建设方案。这5个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分别位于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泰安,建成后将实现专业救援队伍和装备物资就近调配、快速出动,有力有序实施重特大事故灾害抢险救援行动。
安全生产:建设双重预防体系 上半年培训考核企业“三类人员”20.71万人
安全生产方面,山东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制定了涵盖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城镇燃气等10个重点领域的实施细则和同一企业类型的建设指南,形成了164个地方标准。选树6800多家标杆企业,持续开展观摩培训,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供同行业企业对标达标。上半年,全省有6165家高危企业和14326家规模以上企业初步建设并运行了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共排查各类风险点202.2万个,逐一落实了安全防控措施。
落实安全生产,企业是主体。山东省应急厅部署落实,上半年培训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20.71万人。积极推进安责险试点工作,将安责险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初步构建了“参保企业+承保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模式,全省安责险参保企业达14000家,实现保费收入1.15亿元,保障额度3869亿元。
在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上,山东在不断深化。上半年,在煤矿领域,高标准完成63处高风险煤矿“体检”工作,共检查煤矿97矿次,发现隐患3296条,罚款592万元。危化品领域,先后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紧急行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全省共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2518家,发现问题隐患24412项,罚款791.34万元。道路交通领域,先后部署开展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整治行动、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净化行动等9项全省统一整治行动,保持了“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整治”的声势,查处各类违法2345.4万起,其中严重违法627.9万起。城乡建设领域,紧盯重要时段和关键节点,委托第三方持续开展质量安全辅助巡查,共发现隐患问题3505项(其中重大隐患问题560项)。消防领域,深入开展“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累计检查社会单位5.8万余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1.2万余处,罚款3275.3万余元。
另外,从6月份开始,山东开展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行动持续至10月底结束。由山东省政府安委会16个专业委员会和省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实施,突出公路水路运输、煤矿、非煤矿山、民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工序,着力“控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山东省应急管理厅16个执法组共检查企业357家,发现问题4273项,下达执法文书697份,责令暂时停产停业10家,拟立案处罚166家,拟立案违法行为323项,移交其他部门处理7项。
创新思路、改革办法,效果是显著的。2018年,山东实现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双下降”:一是事故总量继续下降,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9%和14.8%。二是较大事故继续下降,较大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5%和29.1%。守住了安全生产基本盘,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上半年,按可比口径统计,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5.9%和30.5%,较大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0%和54.5%。
防灾减灾:处置天和惠世“4·15”事故 迎战台风“利奇马”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应急管理人。上半年,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会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了济南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4·15”事故、福建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金海翔”号货轮“5·25”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和韩国籍“五号汽船”液化气泄漏事故。
从3月下旬到防火期结束,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组织森林消防专业队伍靠前驻防,有效应对了泰安徂徕山火灾等森林火灾事故,派出直升机229架次参与灭火救援,实现了灭早灭了。
8月份,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山东,更是应急管理人的一场硬仗。按照山东省防汛防台风指挥部和省抢险救灾指挥部要求,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牵头成立了应急救援组,负责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灾区应急队伍集结、物资装备供应保障和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等工作。
防汛抢险
8月11日上午,山东省委、省政府成立总指挥部。11日中午,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迅速成立由厅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援组、灾情救灾组、综合协调组三个工作组,分别由厅领导牵头负责。派出四个现场救援救灾指导组,分赴青岛、淄博、潍坊、临沂等灾情较重的市,深入灾区现场一线了解抢险救援、灾情发展情况,积极协调联系抢险队伍、救援装备、安全专家和救灾物资。
救援过程中,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沟通联络,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和风情,为抢险救援提供指导。协调省交通运输厅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增派人员疏导交通,为参与抢险救灾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免费放行。协调公安部门加强救灾现场巡防管控,交警部门启动了道路管控和应急机制,积极疏导灾区交通,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通信资源调度利用,协调省通信管理局远程应急通信、山东铁塔集团通信设施和远程图像采集、山东太平洋保险无人机勘察等方面通信资源,为防台风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聚焦抢险救援,此次迎战“利奇马”充分发挥了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另外,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统筹力量调配,及时协调北部战区陆军、省军区和武警山东总队支援,及时调集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及时协调直升机参与抢险救援,充分发挥了各方面应急救援力量作用。
以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为例,根据救灾需要和救援装备缺口情况,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紧急征调18支专业救援队伍536人、400余名工程机械驾驶员,195台挖掘机、5台大型排水车、122台大功率潜水泵支援重点灾区。各专业救援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集中兵力连续转战各险工险段、严重积水区域,开展除险、排涝、排查抢护等作业,成功处置多起管涌渗水等险情。这次抢险救援,各级应急部门累计调集各方面专业救援队伍758支、出动人员3.12万人次,调动社会救援人员14.9万人次,调用各类救援装备3.46万台套,有效发挥了专业救援力量的协同作用和社会救援力量的辅助作用。
抢险救灾,民生为先。汛期前,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就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订《关于省级救灾物资调运工作的会商纪要》,明晰职责、明确责任、规范程序,确保汛期救灾应急需要。另外,严格执行灾情2小时上报制度和重大灾情直接上报制度,根据灾情发展,及时向潍坊、东营等5个市灾区调拨救灾物资5批9种共7.948万件,折款约2156万元。向应急管理部申请4.8万件套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并向应急管理部申请中央财政特大防汛补助资金1亿元,协调省财政厅安排1.135亿元省级救灾资金。
记者了解到,在应对“利奇马”方面,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从7月份开始,山东全面推行灾害民生综合保险,保费全部由财政负担,群众不用拿一分钱,保障范围为洪涝、干旱、台风等13种自然灾害和溺水、爆炸、火灾5种特定意外事故。台风“利奇马”后,迅速启动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救助保障机制,开通“400-820-9619”电话和微信公众服务号,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案方式,确保受灾群众了解和掌握报案渠道。督促各承保机构加大人力投入,加快报案受理、勘查核损和理赔。截止9月16日,全省受理群众报案6.8万余件,各承保机构共投入人力6700多人次、车辆3200多辆次。
最终,经过全省上下同心、昼夜奋战,成功应对了历史罕见的“利奇马”台风,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山东省应急厅党组书记、厅长赵豪志到滨州邹平市调研抗洪救灾工作
统筹建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推进“智慧应急”
值此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挂牌一周年之际,10月30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党组书记、厅长赵豪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总体思路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统筹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奋力推进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创新发展,助力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将从4个方面抓好落实。
“首先是牢固树立大应急理念。”赵豪志说,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门,旨在加强、优化、统筹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提高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必须深刻领会机构改革赋予的职责使命,积极适应“全灾种”、“全过程”任务需要,整合各方面应急资源和力量,攥紧拳头、集中发力,努力实现从注重事后救助向注重事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
其次,统筹建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着力建设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加快以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建设,构建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实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着力构建“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不断增强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逐步形成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专业应急救援力量、航空应急救援力量等为专业骨干,社会救援力量为重要支撑和补充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强战备训练和实战演练,实行联调联战,推动各方面应急救援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另外,抓紧抓牢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和安全生产基本盘“三基工作”。整合优化目前的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力量,建立以安全监督管理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应急管理基础。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从根本上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全力推进“智慧应急”建设,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整体提升应急管理指挥保障、风险监测预警、智能决策支持、舆情引导等应急管理基本能力。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紧紧扭住责任这个“牛鼻子”,加快完善责任体系,真正形成严肃、刚性的责任链条,努力实现安全责任零缺位。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源头治理上保持定力,在专项整治上精准发力,在监管执法上持续加力,筑好安全生产“防火墙”。综合运用安全承诺、异地执法、“红黑名单”、联合激励惩戒、行刑衔接等措施,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还要正确处理‘四对关系’”。赵豪志说,一是防与救的关系:防是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涉灾部门负责本行业相关灾种预防工作,应急部门做好综合防范工作;救是应急部门主要职责,但涉灾部门要做好前期处置、灭早灭小。二是破与立的关系:应急部门把以前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的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相关职责进行整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要产生功能再造的化学反应。三是上与下的关系:既要分级负责、分级响应,又要上下贯通、上下联动。上级要对下级进行工作指导,下级要坚决服从上级工作指令和应急命令,确保全省应急管理系统令行禁止、政令通畅。四是内与外的关系:对外,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工作协同,建立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对内,要从信息报告、队伍调用、物资调拨、灾情发布等方面,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确保运转高效、反应迅速。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张翼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