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科学饮食更能提高御寒能力 秋季“贴秋膘”不要贪肉喔

2019

10/24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

刘文

手机查看

  进入秋季,不少市民都会选择“贴秋膘”这一传统方式来御寒,但如果饮食不当,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家住市中区的李文静女士最近就很烦恼,已经退休多年的她一直是家里的“掌勺”,每到这个季节,都会给家人做大鱼大肉补身体,“小时候家里老人都是到这个季节‘贴秋膘’,因此这个习惯在我们家就延续下来了。”但李文静的丈夫胡先生最近一直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后才发现甘油三酯超过正常值近20倍,而罪魁祸首就是连续多日的“大补”,医生告诉他们要科学饮食,不能盲目进补,李文静这才恍然大悟。

  “贴秋膘”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中医有“苦夏”之说,认为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季需要进补。而民间用吃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称之为“贴秋膘”,久而久之,“以肉贴膘”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是不是“贴秋膘”就一定要吃肉?怎么“贴秋膘”才健康呢?

  ●“贴秋膘”不适合所有人

  记者翻阅相关历史典籍后发现,古代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悬秤称人”,那时候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为标准,若是瘦了当然需要“补”。而补的办法首选就是吃肉。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不过,现代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和超重者不在少数,消瘦人群约占2%,所以大多数人是不需要“贴秋膘”的,只有极少数偏瘦者可以考虑“以肉贴膘”。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后、原山东体育学院教授毛永认为,“贴秋膘”并非对每个人都必要和适用,如果目前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营养状况也不存在不足,并不一定要额外“贴秋膘”,根据身体状况注重日常健康饮食即可。相比“贴秋膘”,人们更应避免“贪凉”,毛永说:“虽说天气转凉,但气温有时会回升,中午前后并不是很冷,市民更应该注意不要‘贪凉’,避免影响脏腑自身的调节能力。”

  ●进补不见得以肉为主

  中医认为,秋天比较燥,肥腻的肉类、油炸食品不宜多吃,防止“上火”和消化不良。

  毛永建议,市民在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吃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毛永表示:“与其像过去那样大鱼大肉‘贴秋膘’,不如考虑缺哪些营养,按需补足,其实脂肪不必特意增加,我们身上储备的资源就足够抵御寒冷了。”

  秋季到来后,人体内维生素A储备减少,应及时补充,否则会出现暗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呼吸道容易感染等状况。有专家建议这时候“贴秋膘”一定要平补。可选择百合、山药、红枣、莲子等具有健脾、养胃、润燥等特点的食物。另外,秋季不再适合吃太多西瓜这类寒凉的水果,以免对胃肠产生刺激。

  ●运动御寒更科学合理

  随着天气转凉,此时选择到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少,街头一些锻炼场地也明显冷清了许多,更多的人选择躲在温暖的办公室里或家里,足不出户。

  毛永认为,天冷更应该多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更好地抵御寒冷和病菌的侵害。毛永告诉记者,运动时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使得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还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能够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适应寒冷的环境,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锻炼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抗寒能力可增强8至12倍。

  运动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毛永表示,这是因为气候寒冷,爆发性的无氧运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等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这样可消耗更多热量,锻炼的时间应该比春夏季多出10至15分钟。中年人可选择快走、慢跑、爬楼梯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中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处于下降趋势,不要因为忙于工作就放弃健身,否则冬天就是一个藏病的季节。

  (本报记者 刘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