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首页>山东频道>山东新闻

潍坊生姜主产区峡山:一块有机姜 种出新希望

2019

10/18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陈国峰

手机查看

  新华社济南10月17日电(记者 陈国峰)这几天,山东潍坊峡山区有机姜融合创新产业园挤进了十里八村的生姜种植户。产业园内采用基质栽培的75亩有机姜开始采收,大家都想瞧瞧产量究竟咋样。

  经现场测产,亩产量约6750斤。产业园的科技总顾问张其录长舒了口气:“超额完成亩产6000斤的预定目标!”

  “这产量还不到我们大田姜的一半哩。”前来看热闹的农户不理解这有啥值得高兴。

  在张其录看来,这一产量已经算是“丰收”。因为有机姜质优价高,但是产量如果上不去,习惯大田种植的老百姓不会买账,实现规模化种植更是空谈。如今这一产量带来的收益相比传统种植方式有了竞争力。

  峡山是个生姜主产区,传统的大田种植劳动强度大、收益低,还影响土质。2014年,张其录和产业园负责人孙建涛开始试验用基质种植有机姜。“当年种了十几亩,每亩投入了1300多斤姜种,却只收获了800多斤生姜。”

  此后,他们不断改良栽培基质配方、种植技术和日常管理,生姜产量开始稳步增加。去年每亩产量已经达到4200多斤。

  经过专业机构检测,有机姜不但在农残方面远远优于普通大田生姜,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的姜辣素的含量更是达到传统生姜的四五倍。

  种植技术成熟后,园区建起高标准现代化大棚,由农户来承包种植,园区统一设施投入、技术指导、品牌销售。

  农户姜言平承包了产业园17个大棚共25亩有机姜。经过测产,今年他的亩产达到7000斤。“园区以每斤6.5元的价格对有机姜回购,除去每亩1万元的承包费和1.5万元的后期生产投入,每亩纯收入2万元。”

  56岁的姜言平种了十几年生姜。原来夫妻俩种七八亩大田生姜,杀虫、除草、灌溉……几乎每天都要在地里。

  而现在,夫妻俩管理25亩有机姜却很轻松。“基本不用杀虫除草,浇水时在家里拨个电话,棚里的机器就自动完成,经常好几天不用过来看。”

  “园区的大棚内统一配置了物联网设施,自动检测营养、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可自动施肥、浇水等。”孙建涛道出了姜言平捉摸不透的种地“新把式”。

  身着休闲装、头戴棒球帽,如今的姜言平告别了沾泥带土的传统农民形象,一派新型农民模样。

  “这有机姜真不用打药?”“一亩挣两万块钱不是忽悠俺吧?”前来产业园看有机姜采收的农户左一句右一句地跟姜言平打听,不少人明显动了心。

  “下一步我们会把有机姜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土地已经流转到位,亩产目标是8000斤到9000斤。”孙建涛说,目前又有20多户村民明确要承包大棚,未来产业园将带动更多农户进入有机姜产业链条。

  峡山区的农业干部介绍,他们因势利导,将以有机姜融合创新产业园为龙头,逐步推动辖区生姜产业从传统种植模式向高质集成模式转变,打造高端农产品供应区。(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