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16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手机查看
10月15日,阳信县申请“中国鲁绣传承创新示范基地”专家论证会在北京进行。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等权威组织领导和专家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阳信县顺利通过了“中国鲁绣传承创新示范基地”论证。
阳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孟青向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阳信鲁绣的发展情况。千年鲁绣,今世国礼,齐鲁文化骄傲,两千年传承。博纳“苏、粤、蜀、湘”之长,演绎针尖上的非遗风情。鲁绣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产地山东,因山东省简称为“鲁”而得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种类繁多,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如今,这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在阳信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创新与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阳信自古丝织业发达,以鲁绣为代表的刺绣文化在阳信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鲁绣在春秋时期的齐鲁就已经开始兴起,史称“齐纨”或是“鲁缟”,至秦而盛,至汉普及。汉初的“信绸”即阳信绵绸,是因阳信而得名。乾隆二十四年及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中对“信绸”都有记载。当时,鲁绣作为阳信特产,除在本地销用外,大批由河西走廊西运出境,阳信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收购古家具的兴起,古代的鲁绣作为一个门类成为人们收藏的佳品。对此,阳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因势利导,决定继承发展壮大鲁绣文化产业。目前,鲁绣工艺不断创新,机绣也逐渐由单头缝纫机发展到万能机(电动缝纫机)、电脑绣花机,效率成倍增加。原先绣女们一橙一人一绣,如今,电脑的普及应用,每个女工可以操作2-3台机器。特别是客商根据自己地域和审美观点,“脑子中想要什么样子就能做出什么产品”。再经过广大农村妇女,进行简单修剪,一件件新内涵的鲁绣产品便可完工。
近年来,为使鲁绣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山东省委、省政府和滨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壮大鲁绣产业创新与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鲁绣产品不断被研发出来。目前,产品涵盖床上用品、抽纱、服饰等三大门类1000多种,产品外销英、法、德、中东、一带一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鲁绣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不仅是一种历史载体,而且对研究鲁北地域文化提供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的科学依据。目前,在阳信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县拥有社会加工点近百个,带动附近县区闲散劳动力3000余人就业,有力助推乡村产业和文化振兴。
今年9月8日,2019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盛大开幕,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携“阳信鲁绣”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系列活动。在会上,展示了现代化生产鲁绣工艺,多国大使盛赞鲁绣高超的技艺,并签下大批订单。
阳信县委副书记宋全星表示,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下,阳信县顺利通过了本次论证,这标志着阳信县刺绣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对阳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阳信一定要全力以赴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扶持培育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马建国 周和平 翟成新 记者 张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