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16青岛早报
黄飞
手机查看
早报10月15日讯 “要不是青岛医生,我爸爸不可能好得这么快,青岛人真棒。 ”今年的第二批青岛援藏医疗团队即将离开日喀则时,很多患者和家属自发来为青岛医疗专家们送行,他们献上代表祝福和吉祥的哈达,用并不熟练的汉语表达着内心的感激。日前,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向西藏日喀则派出的5名医疗专家返青。青岛今年派出2批共10名医疗骨干人员组成青岛援藏医疗团队赴藏开展帮扶工作,已累计诊疗患者4000余人次,开展突破性手术130例,组织科室疑难病例讨论67次。
5名援藏医疗专家返青
据了解,本次援藏医疗团队共有5名医疗专家,分别是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孔繁荣、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刘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特检科副主任医师于春英、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滕世岗和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脊柱创伤外科主治医生周晓东。援藏期间,5名医疗专家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从新技术项目开展、医务人员带教、医疗质量管理和地方病防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帮扶工作,指导完成了首例微创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PVP),培训建立血常规BC5390标准操作规程、血常规五分类等新制度5项,开展CRP检测等适宜新技术3项等,还通过培训、义诊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诊疗水平。
我市今年派出2批共10名医疗骨干人员组成青岛援藏医疗团队赴藏开展帮扶工作,已累计诊疗患者4000余人次,开展突破性手术130例,组织科室疑难病例讨论67次。
克服高原反应坚持工作
10月15日,记者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见到了刚从日喀则返回岛城的特检科副主任医师于春英和今年第一批援藏医疗专家、骨外科主任助理陶海涛。于春英介绍,他们所在的日喀则桑珠孜区人民医院,平均海拔3863米,年平均气温6.3℃,气候条件比较恶劣。青岛的医疗专家刚入藏就会出现感冒、头晕、头痛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他们在克服高原反应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于春英讲述,因为西藏高原地区居民特殊的饮食习惯,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但当地居民尤其是婴幼儿、孕妇、年老体弱、耐受性差的居民不愿意接受胃镜和钡餐检查。于春英发现当地医院胃肠方面检查手段较少,便带领当地超声科医生开展胃肠超声检查,共检查出12名患者,其中胃癌1人,胃下垂5人,胃炎1人,胃底静脉曲张1人以及其他病症。
不仅如此,于春英和其他的青岛医疗专家们还经常走进养老院和特殊教育学校,为当地的老人和儿童义诊。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日喀则当地特殊教育学校义诊后,一名存在智力障碍的孩子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了我给他们做超声检查的场景,然后对着我竖起了大拇指。”于春英说,虽然这些孩子都身有残疾,而且双方语言不通,但他们始终用灿烂的微笑表达着感谢。
微创手术填补当地空白
“旺久大叔的腰应该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但也要提醒他不能再干重活了,要注意保护。 ”已经回到青岛3个多月了,但陶海涛仍然记挂着自己在西藏的患者。今年4月23日,到达日喀则不久的陶海涛成功开展了日喀则地区首例微创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填补了该地区此项手术的空白。
陶海涛讲述,旺久大叔是当地的一名藏族牧民,当时他家里正在盖房子,原本是个大喜事,没想到他一时不慎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导致胸12椎体压缩骨折,而且左侧第8、9、10、11根肋骨骨折,老人躺在床上痛疼难忍。在当地医院并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拉萨距离又太远,当地牧民受伤骨折后只能长期卧床休养。陶海涛在当地医院骨科拉巴次仁医生的配合下,为其实施“骨水泥填充术”。手术用时仅仅30分钟,但效果非常神奇,患者手术后腰疼基本消失,第二天就能下床了。这次手术是该地区的首例,为藏区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手术选择。
近年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开展和西藏日喀则卫生健康系统对口支援和扶贫协助工作,通过选派专家驻点帮扶、实施资金和设备帮扶、加强业务培训、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以及创新帮扶等方式不断健全帮扶机制,强化担当意识,切实提高当地诊治水平,减轻藏区患者病痛,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活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