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11青岛日报
傅 军
手机查看
财富之水澎湃汇聚 金融业持续“加速跑”
青岛前8个月贷款增量超去年全年
财富之水澎湃而来,产业进阶之路越走越快,新一轮金融改革开放站上“风口”。这三句话简单勾勒出今年以来青岛金融业发展的基本轮廓。
▲鸟瞰金家岭金融区。 傅学军 摄
也正因如此,“青岛金融业从未像今天这样持续‘加速跑’”,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的评价道出了青岛金融业人士的共同感受。
在刘晓曙看来,金融业“加速跑”,正好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相吻合,印证了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稳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加速汇聚的财富之水为全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融业“加速跑”,更源自金融产业层次的量质齐升。今年以来,无论是贷款结构的优化,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转变,或是创投风投的纷至沓来,都让岛城金融业发展的速度、广度及高度进入新境界,迈向财富之城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金融业“加速跑”,还意味着青岛在全国新一轮金融改革浪潮中走在了前列,股份制银行第一家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公司的落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青岛市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十项外汇试点政策等都在表明,伴随着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青岛成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优选城市。
“来青岛发展就是站在中国开放发展的新风口”正在被青岛金融业不断验证。
财富之水澎湃而来
金融业“加速跑”的一大标志,就是财富之水澎湃而来,源源不断地流入实体经济。
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青岛市新增贷款已达1739亿元,比去年全年还多46亿元,换句话说,今年前8个月青岛银行业机构新发放的贷款额已超去年全年。
对于贷款的快速增长,刘晓曙认为:“今年以来,青岛市金融业规模与质量全面提升,总量规模增长较快、结构契合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较显著成效。”
在今年前8个月新发放的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为1286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4。
“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固定资产投资等,其较快增长为实体经济注入了较长期限资金,反映了金融对稳增长、稳投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相关人士分析认为。
金融业还有一组亮眼数字:截至8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75亿元,同比多增204亿元。其中,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小微贷款比年初增加161亿元,比年初增长22.6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1.87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小微企业金融的良好发展对青岛市经济稳定、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青岛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体现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
今年以来,青岛金融业运行的一大特点就是存贷比高位运行,上半年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7583亿元,存款余额为17594亿元,贷款余额接近存款余额,存贷比达到99.9%;截至8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1787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7946亿元,存贷比为99.6%。
对于青岛银行业存贷比高位运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表示,存贷比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存贷比高,一方面,从银行盈利的角度来看,意味着银行盈利变好;另一方面,说明青岛市资金利用率高,金融生态环境良好。
A股首发融资额居全国第三
金融产业快速进阶成为青岛金融业今年以来的靓丽一笔!
截至9月底,青岛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1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39家,境外上市公司17家,上市公司总数居全省首位。
一直以来,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是青岛金融业的“短板”之一,这种不合理的结构造成企业负债率和融资成本偏高,同时也使得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推动社会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转变,成为拉长这一“短板”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青岛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发力,直接融资规模再创新高。上半年,青岛市不仅上市企业数量远超去年,首发融资额也为2018年的13倍。青岛市新增境内上市公司6家,青岛银行、青岛港、蔚蓝生物、青岛农商银行、中创物流、惠城环保等6家企业相继挂牌上市,实现首发融资超过81亿元,首发融资额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宁夏。
不仅仅是首发融资额创出新高,上市青企还创出多个全省及全国第一。今年1月16日,青岛银行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山东首家“A+H”股上市银行;1月21日,作为2019年度国内第一支从H股回归上交所A股的股票,青岛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21亿元,市值超过300亿元;3月26日,青岛农商行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成为全国最年轻的A股上市银行,募集资金总额22亿元,青岛再添一家登陆A股的法人银行。
“用我的风险,去成全你的创新”,全球创业风险投资整体布局正在深刻调整,中国成长为全球创业风险投资的重要一极,青岛市用平台思维创造性地将这一机遇实实在在地转化为青岛建设世界创投风投中心的推动力,通过引进全世界资本的力量,实现资本与创新、人才的相互撬动,进而激发青岛发展的内在活力,让城市跃上新的更高平台。
5月份至今,一系列关于聚合创投风投的大动作得到国内外同业的广泛瞩目,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的举办,国内创投风投行业体系最全、力度最大的“青岛创投风投十条”的发布实施, 科创母基金的设立等,都极大激发了创投风投机构来青合作的热情。截至8月底,青岛市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累计达到252家,其管理基金485只,管理规模771.11亿元。
正如刘晓曙所说,创投风投机构在青岛市快速聚集,意味着支撑创新的资本不断形成,助力青岛市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与此相适应,金融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要求增加直接融资供给。A股上市企业及融资额的增多,创投基金等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都将为青岛市创新驱动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站上金融改革开放的“新风口”
今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再加速,金融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进入了“大资管时代”,各家银行设立独立法人的理财公司成为“大资管时代”下的重要新变局;科创板鸣锣开市;金融业对外开放“新11条”的发布等,都在表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力度持续增强,步伐越来越快。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波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青岛站上了“新风口”。
9月26日,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首家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理财子公司,出乎意料的是,它没有像其他五家国有大型银行系银行公司那样选择落户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是落子青岛,在金家岭金融区开启新征程。
光大理财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是50亿元注册资本金,成为青岛截至目前落户的最大规模金融机构;更重要的是,未来光大理财海量的客户和业务存量都将从青岛起始,以科技为舟,投向于实体经济,为青岛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加快聚集金融资源产生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光大理财公司的落户,表明“资管新规”实施后,青岛在全国新一轮金融改革浪潮中走在了前列。
“随着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青岛成为境内外金融机构展业发展的优选城市,财富青岛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0月8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标志着上合示范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青岛金融业在这一国家战略中也同样抢占了“制高点”。9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批复青岛试点十项外汇政策,以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试点政策主要涵盖直接投资、外债等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涉及跨境资金汇兑与使用、外汇账户开立等具体环节,政策范围覆盖青岛全市。
十项试点政策的落地实施,在简化外汇业务手续和流程、提升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跨境投融资灵活性等方面给予市场主体多重政策红利,有助于帮助涉外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财务资金成本,扩大上合示范区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青岛市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营造更加便利高效的外汇营商环境,助推青岛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今年,科创板的推出被视作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以及整个宏观经济格局的大事件,势必载入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史册。青岛同样在这一风口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就在国庆假期过后的第一天,10月8日,代码为688139的海尔生物正式启动招股,距离成为青岛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又近了一步。
此前的7月18日,青岛科创母基金正式逐梦启航,这也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海尔生物”从青岛科创母基金里走向科创板,成为青岛科技引领城的新内涵。金融业持续“加速跑”,源源不断的财富之水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兴,金融兴”正在青岛得到最真切的诠释!(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傅 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