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0/11水母网
手机查看
水母网10月11日讯(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刘平 李宁)城市慢道,是一条“道”。在人车分离的慢行系统,或骑行或步行,更加方便安全。
城市慢道,更是一种“生活”。走在静静的步道上,踩着树叶的斑驳光影,惬意慢生活踩准了幸福的节奏感。
构建刚柔并济、快慢相宜的交通体系,是我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体现。在慢道系统建设上,烟台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环境品质和市民满意度为目标,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引领,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滨海城市形象。
在观海路、港城大街共20.69公里慢行系统上,港城市民初尝慢生活的惬意,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强烈的为民情怀。
城市慢道,不仅是一条“道”
树影婆娑、微风絮语、花香四溢,一条城市绿道,让生活增添了几多风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观海路体育公园附近路段。穿过车来车往的人行道,一进入慢道内,便不自觉放慢了脚步。蓝色的沥青道上,散步的人驻足赏花拍照;红色的非机动车道上,骑行人不急不慢,享受微风徐徐;座椅上,是聊天的老熟人;游园里,传来孩童嬉戏的笑声……
真正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慢道系统建设的初衷。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学祥说,市领导多次提出,道路改造提升要着眼于高标准和群众性,优先选择群众身边环境比较差的道路进行改造,切实增加群众的获得感。要把道路的功能性放在前提,优化完善道路功能,有效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同时改造中以增绿补绿为主,高标准规划设计,增加城市观赏面。
“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漫步滨海路,记者感受到慢行系统建设的初衷得以体现。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道路两侧慢行系统按照“2.5米绿篱+1.5米人行道+2米自行车道”的标准进行设计,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路面红、蓝色彩相间搭配,路面采取“3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7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厘米细粒石沥青混凝土”三层面层稳固改造,道路沿线结合不同路段、重要节点的商业区、居住区、旅游区等不同功能需求,配套建设社区公园、街头游园、活动驿站、景观小品、城市家居等,整体提升道路景观功能,实现人车分离、快慢结合、舒适出行。在长宁路、迎宾路上,也都设置了慢行系统,东部城区慢行系统微循环初步形成。随着绿色步道、生态步道的逐步完善,港城人民享受的生态福利将越来越多。
“不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已经退休的市民林盛每天都会绕步道散步一圈,他说,最喜欢夏日的早晨,走累了回家冲个凉;秋日的午后,享受阳光打在脸上的温暖,而这,才是有品质的休闲生活。
一条“道”提升一座城
慢行系统,既关乎百姓民生福祉,又关乎城市形象。
这个国庆小长假,很多市民和游客打卡城市慢道,“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漫步在绿道上,让人忘了心事,这是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国庆假期里,外地游客魏媛媛在“朋友圈”中分享了来烟台旅游后的感触,而配图正是观海路城市绿道。
“慢行道在建设过程中,就获得了不少市民关注。”刘学祥介绍,为了将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我市邀请了具有国际、国内先进设计理念的多家设计单位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改造方案按照“简约大气、实用亲民、艺术美观”的理念进行设计。工程自今年3月份开工,市城管局成立了市区绿化行动指挥部,加强对改造路段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同时还组建了添绿行动党员先锋队。连续五个多月来,指挥部成员全天一线督查、现场办公,实时解决遇到的问题;设计和施工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抢时间、争主动,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压茬推进。8月份,一条集康养、景观生态、开放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道出现在港城市民眼前。
城市慢道在不断延伸。目前,我市对青年路、环山路、文化路、胜利路、上夼西路、西南河路、大马路等10余条市区主次干道进行改造提升正在进行,改造内容包括慢行系统改造,以提升道路的便利性、舒适性和道路使用者的满意度。
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更好的居住环境,正真切地改变着烟台人的生活,也真切地促进着烟台发展的脚步。
刚柔并济,打造都市慢生活
“每年改造十条路、三年城市大变样”———面对人民群众对出行要求的提升,市委市政府做出这样的承诺。
我市将继续推行慢行系统建设工程,每年拿出10条道路进行标准化示范段改造,将不同等级道路的慢行步行道、自行车道形成完整网络,不断扩大慢行系统覆盖面,在增加地区景观的序列性的同时,逐步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问题,打造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出行系统,形成快慢相宜、刚柔并济的宜居城市交通体系。
目前,美化、绿化、亮化已经纳入到城市更新三年计划中, 通过三年提升改造,慢行系统覆盖面不断扩大,形成循环。“在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中,会增设休闲慢行道、人行步道、交通慢行道、综合慢行道和驿站,采用红色沥青混凝土铺装或涂装彩色防滑装甲,同时考虑到海绵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沥青或者透水道板铺装,在道路两侧增设座椅、路牌、导视系统等。”刘学祥说。
慢下来,一种生活的感悟,一种从容的状态,一种人生的意境。慢行系统,成为承载港城人慢生活的最好载体。“以前开车上下班,现在我都步行穿过慢行道。一些无处安放的情绪在这里得到释放,真正感受到了慢生活的乐趣。”上班族李玲玲颇有感慨地说。
通过一条“道”,爱上一座城。一条条穿梭在城市间、公园里的绿道就如城市慢行的“毛细血管”,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也让滨海烟台更具魅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