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9月28日,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提前15个月。(本报记者范良通讯员范成涛摄)
本报9月29日讯(记者王端鹏 范俐鑫)伴随着新中国70华诞的脚步声,9月28日上午,轨道交通3号线提前15个月通车。
“这列车又快又稳,从济南东站到龙奥大厦站,才用了20分钟。这种畅行的幸福,味道很甜!”一大早,市民代表吴松林就与300多名济南市先模人物代表、市民代表、参建代表来到通车活动现场,一起体验3号线首发列车,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继今年1月1日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后,3号线作为济南第一条全地下轨道交通线,备受1000万济南人民关注与期待。这条南北向市域快线,南起龙洞站,北至滩头站,全长21.6公里,设站13座,单程运行时间约30分钟,沿线经过奥体文博、国际金融城、济南东站等城市重要居住片区与功能片区。如果说1号线是一条试验线,成功实现泉水与地铁共融共生,那么3号线就是真正的首条市域快线,为济南加速迈入“全城地铁时代”提供有力支撑。
“身为济南人,很骄傲、很幸福”,这是很多市民代表的心声。“几十年来,济南人既希望保山泉湖河城,也盼着地铁快通行!”1号线、3号线相继通车,让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感慨万分。在他看来,济南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创下了令人瞩目的“济南速度”“济南质量”“济南效率”。
3号线建成开通,比计划工期提前15个月。这是上百家参建单位及数万名建设者历经1195天艰苦奋斗的结果。今年24岁的中铁十四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员工李海洋说,“我参与建设济南两条轨道交通线,虽然加班加点,但通车这一刻,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
“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开工建设更多地铁线。”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已经做好准备,“地铁要一段段修,工程要一点点干,紧盯眼前目标,遥望远方梦想,济南地铁逐梦之路才会走得更快速。”
济南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道路畅通、天蓝水清、安居乐业。近年来,这样的幸福感迅速传递开来。从二环路快速路闭合成网到轨道交通双线通车,从全民支持禁放烟花爆竹到“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成为常态,从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省前列到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济南人的梦想一点点变为现实。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下的济南,关于奋斗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展望未来,济南人的幸福指数一定会直线攀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70年来,山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对外经贸作为连接省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贸总额从1978年的8.7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923.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累计实际使用...[详细]
据1949年10月3日的《大众日报》一版刊发《济南市昨日空前盛举二十万人集会大游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庄严示威保卫世界和平》一文,描述当时的盛况。综合资料记载,当时1949年10月2日早晨,济南市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高跷队涌向大街小巷;机...[详细]
开门搞教育,群众来评判。高密市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实施“万名干部进网格”行动,醴泉街道16名党员干部沉入网格,把小区整治得焕然一新。得知这一情况,包帮干部融入朱德峰家庭生活之中,切身了解其智力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并带着相关材料,多次到民政、残联、卫计等部门沟...[详细]
向“人民楷模”朱彦夫致敬。“我们要以朱彦夫爷爷为榜样,以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毅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刻苦学习,掌握本领。9月21日,淄博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人民楷模”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详细]
张望称,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美术群体作为支撑,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的落地,自然吸引了省内外业界人士的关注,艺术家参展热情空前高涨。张望认为,年轻创作者能够创新思维、功底不俗,确实令人欣慰,随着他们逐渐崭露头角,全国美展越来越成为中青年艺术家角力的战场。[详细]
北京市八达岭长城如巨龙腾飞。人民网“向祖国表白”公益灯光秀在济南市点亮。唐安冰摄(人民视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