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龙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位于山东省的淄博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十年九旱,旱涝并存”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淄博市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在自然资源禀赋上属于“先天不足”,亟需通过开展以节水为主的“后天努力”来弥补资源不足。因此,发展节水型农业,创新开发节水农业相关技术对这片沃土具有重大意义。
刷卡就能控制浇地 灌溉水直接到田里
9月24日下午,在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西店村的农田中,农民们已将成熟的玉米尽数收割,开始冬小麦的种植。记者注意到,在田中每隔几十米就有一根白色的柱子,“那是灌溉田地的射频卡控制器。”桓台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姜丽丽介绍说:“它是管灌工程的控制系统部分,是我们县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节水智能灌溉技术之一。这套工程是以机井为水源,以射频卡控制器为开关,以地下PVC管道为脉络,每隔几十米设置一个出水口,方便农民灌溉浇地之用。现在只要一人一卡就能浇地。”
图片说明:只需用水卡轻轻一刷,机井中的水就可以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地里
村民孙德亮当场向记者演示了如何使用这套设备进行浇地。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张轻薄的卡片在射频控制器上轻轻一刷,随后打开出水口的阀门,水就哗哗地流了出来。“俺们原来浇地基本是顺着土渠大水漫灌,浪费水很厉害。现在接上软管水直接到了地里,一点也不浪费。”孙德亮高兴地给记者说。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浇一亩地需要6、70方水,现在能节约三成左右,水用得少,电也跟着省了,一亩地就能省好几十块钱。孙德亮孩子们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他老伴,“以前浇一次地要两个人干一天半,现在好了,只要带上卡,一个人用不到一天就能把地浇完,还省了雇人干活的钱。”
一人能管800亩 智能水肥一体化将营养送进作物“嘴里”
同是桓台县,在该县新城镇崔楼村的泓基农业专业合作社项目区又是另外一幅景象。园区内郁郁葱葱,瓜果飘香,而在园区内一处控制室内,合作社技术人员王志学正将肥料与水按比例混合放入搅拌大桶,他在控制台上按了几个按钮,占地784亩的园区内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工程设施就开始自动运转起来。
图片说明:通过科学的配比将水和肥料混合,为不同作物提供不同成分的“营养配餐”
“过去园区内浇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控制整个园区的浇水施肥过程。”王志学告诉记者,传统灌溉模式不仅耗水量大,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尤其是水果种植,对于水和肥料的把控要求较高。自2017年园区开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工程,到目前已在园区内基本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技术施肥相比节省肥料20%,同时,改变了传统漫灌浇地而不是浇作物的弊端,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实现适时适量,可控的精准灌溉,节水效果达到40%—70%。
漫步葡萄园区,仔细观看田地里的水肥导管,就会发现在每棵植株下面还有一根有一根黑色的导向管,“有的作物根系较深,有的作物根系较浅,通过将这根黑色导向管插入土壤中的深浅度可让水肥直达作物根系,将肥料和水直接喂到作物‘嘴里’。总体算下来,用得水越来越少了,田里的产量反而越来越高了。”王志学高兴地说。
图片说明:黑色导管内流淌着水肥混合物,对作物实施精准灌溉
据了解,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淄博市桓台县年增节水能力3600万立方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目前,全县共有有效机井1.4万眼,水利设施覆盖了全县大部分地区。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旋
70年来,山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对外经贸作为连接省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贸总额从1978年的8.7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923.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累计实际使用...[详细]
据1949年10月3日的《大众日报》一版刊发《济南市昨日空前盛举二十万人集会大游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庄严示威保卫世界和平》一文,描述当时的盛况。综合资料记载,当时1949年10月2日早晨,济南市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高跷队涌向大街小巷;机...[详细]
开门搞教育,群众来评判。高密市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实施“万名干部进网格”行动,醴泉街道16名党员干部沉入网格,把小区整治得焕然一新。得知这一情况,包帮干部融入朱德峰家庭生活之中,切身了解其智力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并带着相关材料,多次到民政、残联、卫计等部门沟...[详细]
向“人民楷模”朱彦夫致敬。“我们要以朱彦夫爷爷为榜样,以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毅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刻苦学习,掌握本领。9月21日,淄博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人民楷模”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详细]
张望称,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美术群体作为支撑,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的落地,自然吸引了省内外业界人士的关注,艺术家参展热情空前高涨。张望认为,年轻创作者能够创新思维、功底不俗,确实令人欣慰,随着他们逐渐崭露头角,全国美展越来越成为中青年艺术家角力的战场。[详细]
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南市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格局不断发生转变。记者实地探访济南首座“被动房”楼盘,该项目是全国较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组团之一。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实训楼,是山东省首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