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9月28日,我省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省级试点工作启动会在济南召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会上获悉,我省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省级试点工作在全省正式启动,首批选取省本级和济南、枣庄、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临沂、聊城、菏泽10个市开展DRG付费省级试点,。
医保基金为患者购买诊疗服务
降低看病就医费用
什么是DRG?它有什么优势?记者了解到,通俗来讲,DRG付费是一种医保基金为患者购买诊疗服务的支付方式,按照同病、同治、同质、同价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因素,将治疗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相近的患者划分到相同的诊断组进行管理。
患者治疗方法确定以后,医院、医生、患者、医保都可以知道要支付多少,于是医院本身的盈利模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过去的以销售药品和耗材为主的盈利模式,变成了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才能获利的模式,能有效的避免过度医疗,降低群众看病就医的费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对医疗机构来说,DRG有利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医疗成本的积极性;对医保部门来说,DRG付费更加科学、更贴近临床实际,能够有效的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对患者来说,DRG付费能提高医疗品质和质量,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为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待遇。形成以DRG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体系,有助于促进医疗机构改变运行机制、医疗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更好的发挥医保影响医改的基础性作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召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议,介绍了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的筹备情况和主要内容,按照一省市一试点的原则,公布了DRG付费国家30个试点城市名单。青岛市成为国家试点城市并率先开展DRG付费试点工作。
随着近年来医保数据的积累、经办能力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我省部分市也具备了大数据技术手段应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条件,具备了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病组)支付方式的基础,能够有效管控医疗服务行为和质量,促进医疗机构医疗行为转变。目前,我省东营市、淄博市率先开展了按病种分值付费结算工作,临沂、滨州等市的部分医疗机构使用DRG对医疗质量、成本、绩效、学科建设进行评估、管理,在病案质量、分组技术等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下一步推动DRG付费试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21年3月
符合条件的试点城市正式按照DRG启动实际付费
会上,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宁波指出,价格、招采、支付是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的三个有力手段。DRG付费改革又是支付方式改革中最复杂,技术性、专业性、管理性、系统性最强的改革。这次我省同时启动10个城市开展DRG付费改革工作,成为全国省级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开展DRG付费省级试点工作,对推进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切实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保障医保制度长期可持续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省医保局副局长仇冰玉介绍,国家医保局要求,开展DRG付费试点工作,纵向数据必须要统一标准,即省级试点城市要统一使用国家制定的疾病诊断、手术操作、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编码,统一使用国家公布DRG分组规则、病例信息采集标准、权重和费率测算等技术标准,统一使用国家推荐版DRG分组器进行分组。我省开展DRG付费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试点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保证全省试点相关标准、规范的一致性。
我省首批选取省本级和济南、枣庄、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临沂、聊城、菏泽10个市开展DRG付费省级试点,计划用2-3年的时间,建立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本、规范诊断、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为核心的DRG付费和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发挥医保支付的激励约束作用。并通过省级试点工作,制定出符合我省实际的DRG支付标准、政策、规程,培养人才队伍,把试点城市打造成DRG付费的样板,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下一步以点带面全面推开我省DRG付费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11月前,各试点城市要完成本地数据整理,制定配套政策文件,开展DRG分组维护映射,调整权重和费率等工作,并接受省专家组考核评估。2020年1月-2021年3月为模拟运行阶段,各试点城市医保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医保部门要完成按月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修正和完善DRG分组规范和标准的工作,并接受省专家组的督导检查。2021年3月,符合条件的试点城市正式按照DRG启动实际付费,省医保局将启动试点工作专项评估,并向省政府报告试点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
会后,将举办全省DRG付费省级试点工作业务培训会,邀请国内知名DRG付费工作相关专家学者,对DRG应用原理、经验成效、病案首页填报等内容进行授课讲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韩晓婉 通讯员 王国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9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护佑人民健康,建设健康山东”有关情况。记者了解到,山东省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到目前的78.66岁,70年间增长了43.66岁。[详细]
9月26日,新华社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栏目下刊发《“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一文,开篇即提到了坐落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厉家寨。厉家寨,位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6000多亩可耕地被山岭、河沟分割得零零碎碎,瓢一块、碗一块的,有的...[详细]
山东工业增加值40年增长265倍——。制造大省加速挺进制造强省。“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70年来,工业规模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逐步提升,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制造大省[详细]
《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9月27日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一项关于教育社会公益事业的民生领域立法,坚持问题导向,力求破除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制度短板,细化保障措施,共8章...[详细]
9月16日起,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行业各领域发展成就。党报君梳理最后3场发布会,看看山东在教育业、工业、卫生方面如何拿“优”。教育 办学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均居全国前列[详细]
“听到组织上要对我进行回访,心里确实有点抵触,不愿再揭开伤疤。”面对回访教育,一名因违纪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干部道出了心声……。近年来,济南市纪委监委全面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注重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对受处分人员关爱回访制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