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在枣庄的土地上,有这样一所中学,追本溯源,可上至清代的黉学,元代的私塾。校园内曾矗立着元代大德元年的“孔子行教图”碑刻,斑驳的碑文把历史定格为现实的永恒。自明代以来,户部侍郎贾三近、翰林院编修李克敬、内阁中书王宝田等学子精英皆学成于此。悠久的历史给她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她,就是枣庄一中。
枣庄一中位于峄城区宏学路,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峄县中学,其前身为“黉学”,系元代私塾。解放前峄城区仅有一所中学,最初叫峄县中学。该校创办时间较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非常时期。由于战争频仍,政局多变,敌我斗争异常激烈,因此,峄县中学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办学阶段。
第一阶段 日伪政府办的峄县中学(1941.9--1945.8)
该校由日伪教育科于1941年8月创办,校址先在峄城北门里小学内,后迁至现在的枣师弯屋。
第二阶段 八路军办的鲁南三中(1945.11--1946.9)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八路军老三团与运河支队协同作战,第一次解 放了峄县城,接管了峄县中学。1945年11月,根据上级指示把峄县中学改为鲁南第三中学,简称鲁南三中。由张捷三任校长,班寿山任教务主任,孙立臣任事务长。校址为现在枣庄师范铁楼。
第三阶段 国民党办的峄县中学(1947.8--1949.4)
1956年改名为峄县第一中学,1960年称枣庄市第一中学。1968年该校下放,归峄城区管辖,一度易名为 “五七红校”,1970年称“五·七大学”,1975年称现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现有枣庄一中及枣庄一中新校两个校区,占地220亩,建筑(使用)面积6.2万 平方米;现有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94人。
从2019年9月5日起,枣庄一中东校开始了扩建工程的全面拆迁工作,昔日的校园已不复存在。此次枣庄市第一中学的扩建工程将向东扩建约32亩,建成后占地约86.73亩。国庆节后开始正式建设施工,预计工期338天,扩建后的枣庄一中是什么模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枣庄档案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姚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今年年底前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89公里、改扩建382公里,2020年年底前建设2000家现代便利店……近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日前印发的《大力拓展消费市场加快塑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新优势重点任务细化落实分工方案》明确了65项重点任务、92条具体落实...[详细]
贯穿潍坊市南北方向的大通道——潍县中路,在今年7月底实现主路通车。主题教育中,潍坊市住建局建立信访投诉案件处理工作专班,建立台账,跟踪处理,目前已发出56份整改通知单,化解42个问题。潍坊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对各类职能弱化、职能重叠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详细]
9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已开展三天,现场来观展的人仍络绎不绝。各类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详细]
山东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详细]
重温红色记忆激发初心使命。——“红动齐鲁”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综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委教育工委、大众报业集团、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广播电视台等联合主办“红动齐鲁”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详细]
近日,数字山东建设专项小组办公室印发《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山东自今年起2023年,组织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及示范推广工作。2019年-2021年,分三批开展10个左右市、30个左右县(市、区)试点建设,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城市样板;202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