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加快实施东平湖省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2019年泰安市的重点任务,围绕确保东平湖水质稳定达标,东平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实施了18个大项目、61个子项目,通过构建三大治污体系,形成东平湖大生态带。目前,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已开工建设。
近日,记者来到东金山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现场,看到数台大型机械正在东平湖西岸实施路基、桥涵工程的施工作业,部分区域的路基已经完成了平整。
“目前东平湖湖岸线只有西岸部分区域还未建成道路,可以说这条路是沿线百姓盼望已久的,今年8月15日开始动工,这条生态隔离带建成以后,把居民和湖隔离开来,最终形成天然生态隔离带。”东平县交通运输局规划基建科科长张鹏告诉记者,湖岸沿线的民用建筑较为集中,曾经出现过生活污水直排入湖的情况,对东平湖水质产生一定影响。而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建设,将拆除沿线所有违章建筑、违规餐饮场所,并迁移乱搭乱建摊位,建成后将成为居民生活区与东平湖风景区的分界线,保障湖岸线的整洁美观,对于彻底解决沿线居民污水、雨水直排入湖,保护东平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沿东平湖西岸进行建设,项目起点位于斑鸠店镇玉斑堤南端,沿现有农村公路经斑鸠店镇侯河、路村,银山镇卧牛、顾庞、山赵、南堂子、昆山、银山作业区西侧,戴庙镇土山、东金山,止于桑园村南金山坝交叉口,全长17.01公里,宽度18.5-19米,其中主体工程宽度10米。项目邻水侧设置绿色生态慢行道,采用反坡,表面雨水经内侧浅碟形排水沟,汇入设置每间隔200米的集水井,通过横向排水管排至背湖侧(边)排水沟,最终汇入集中收集池。同时,道路邻水规划侧还设置了自行车道,路面水最后经桥涵处设置的油水分离池将杂质、油污过滤处理后排入湖中。另外,沿线边坡计划设置植草防护、行道树绿化等。
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是东平县构建三大治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除此之外,东平县还围绕确保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这一总体目标,三大治污体系着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建设汇河入大汶河等湿地项目,彻底解决客水入东平湖水质达标问题;通过县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稻屯洼湿地升级改造及下游湿地等工程,解决县内的排水水质问题;通过建设生态隔离带、社区污水处理厂、湿地及矿山复垦复绿项目,解决东平湖周边面源、点源的污染问题,确保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
截至目前,东平县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61个子项目已完工21个,各方面效益已经逐步显现。同时,项目的建设对于构建防汛撤退通道、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促进东平湖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助力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和东平湖整体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9月25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通知,发布《进一步引导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做好辖区内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工作,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保障。探索推广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也可以将建立土地股份合...[详细]
如果把70年来济南不同时代的地图摆放在一起,便能直接感受到济南“长大”的过程。从“大明湖时代”到“黄河时代”,70年来,济南总面积增长64倍,建成区不断提质扩容,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呼之欲出。经过约30年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济南出现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详细]
原标题 选首席技师,条件和待遇都有了。根据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齐鲁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和青岛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技能人才支撑计划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青岛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首席技师选拔范围为本市...[详细]
9月28日,济南地铁3号线将通车。作为3号线主角的“小蓝”电客车,也正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小蓝”到济共计11列车,首批8列已交付运营公司,现已全部调试完毕,其中6列正进行正线试跑,而剩余3列处在静态调试阶段[详细]
日前,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联合印发《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鼓励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省级、市级及以下财政将按一定比例对符合条件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给予补助资金。符合受补助条件,年销售收入2...[详细]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9月26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盛大开幕,全面展示5年来中国画创作的丰硕成果。本次展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