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问道|昔日“臭水沟”如何实现华丽转身,这些范例为你解码

2019-09-19 06:36: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赵丰?

“这些企业和作坊一直排放污水,我们就这样每天生活在污水造成的恶臭之中。”这样的说法在日常报道中经常听到。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少河流受到了污染,但与此同时,群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一些工厂作坊私排污水影响河流生态,影响灌溉,乃至影响群众经济收入和身体健康的情况,很多群众深恶痛绝。

因此,类似的投诉不少。但一些地方在治理上却犯了难,说污染容易治理难,单是上游下游的关系协调就很难,更别提综合治理了,成本很高。

近日出版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中收录了多地流域治理的范例,以供各地借鉴。

贵州——

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赤水河生态文明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从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面设计生态文明制治分离、治管分离、司法联动等互为支撑、相互关联的12项改革措施。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具体包括:建立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流域资源使用和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障制度;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制度;建立农业农村污染合力整治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制度;健全落实环境保护河长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考评机制。

总结生态文明改革中的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并提出可适时在贵州推广的经验和措施。对流域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成熟的、值得推广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适时在贵州铺开;不成熟的但具有推广价值的改革经验,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继续深入探索。最终建立示范性、代表性的生态文明改革制度。

广西南宁市——

以PPP模式推进水环境治理

选取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作为首个 PPP项目,先行先试。

聘请专业的交易顾问和技术顾问,借助外脑力量对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 PPP项目的技术路线、交易结构、投资回报、绩效考核等核心边界条件进行优化设计,采用 DBFO(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设计—建设—融资—经营)的运作方式,按照“全线多断面考核、按效付费”的理念,建立长效机制,抓住主要矛盾,构建了“水质、水量、防洪”三合一绩效考核办法,政府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向项目公司付费。

山东淄博市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

“治用保”系统治污湖泊再现碧水清波

自2008年开始,淄博市及桓台县在“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的指导下,启动马踏湖湖区综合整治。

“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是山东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流域治污模式:“治”即污染治理,实施全过程污染防治;“用”即循环利用,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努力减少废水排放;“保”即生态保护,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构建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努力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

做好减法和加法两篇大文章,以治控源,以用减排,通过“治”和“用”,减少污水的排放;以保促净,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加环境承载能力,这是系统治污的策略。

深入“治”,将全域水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布局,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1.实施工业源头治理;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3.抓好生活污染点源治理。

突出“用”,实现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水排放。淄博市通过一系列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全市主要河湖的互连互通,实现上游“两库相连、三河相通”,中游“八河连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下游桓台县河河相连、河湖相连、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的生态水系圈。

完善“保”,通过生态修复与保护,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1.打造“污水处理厂 +湿地”治污综合体;2.着力打造融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河流;3.同步生态修复,搭建亲水休闲宜居高地。

强化机制保障,推动全过程管控常态化、长效化。1.加强组织领导;2.加严督导问责;3.落实河湖长制。

广东东莞市华阳湖环境综合整治——

昔日“臭水沟”华丽转身引来“金凤凰”

2012年以来,东莞市以“水乡片统筹发展”为载体,抓住麻涌镇污染严重、经济发展落后等关键问题,在整体调研考察结束后,麻涌镇立即聘请专家共同制定了整治全镇14个村的“五区九园六纵四横”的总体规划。2013年7月开始对华阳湖施工,利用市财政3亿元的水乡统筹发展补助资金,大力推进华阳湖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用18个月的时间分三步走完成华阳湖20平方公里的整治改造:第一个半年,基础整治,包括截污、清淤、水利建设等;第二个半年,完成绿化工作;第三个半年,周边植物种植显成效。

突出市镇党委书记责任,以上率下,市镇联动,制定行动规划文件、建立督导问责机制,按照全市的总体部署和“治污促转型、拆旧求发展”的工作思路,高标准执行“两高一低”“散乱污”企业的治理工作,采取“生态修复优先+淘汰落后产业+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麻涌模式”,探索形成了生态保护优先、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绿色发展机制。

浙江全面推进生态治水——

“五水共治”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宁可作局部暂时的舍弃,每年以牺牲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为代价,也要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浙江在“五水共治”的总体框架下,重点抓了五项具体工作。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五水共治”总规划和各子规划相继出台,全省统一治水方向、目标和具体任务;在全省各市、县(市、区)层面制定联动规划或具体方案。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1.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组织保障机制;2.强化生态治水责任落实机制。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每月将提醒、督查、通报、水质反弹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变年终结果考核为平时过程考核。考核督查逐步从督点向督政转变,真正压实地方责任。根据考核结果,每年省委、省政府对工作优秀的市、县(市、区)授予“五水共治”大禹鼎。

建立多元共治机制。大力推动全民治水,构建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行动体系,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保”大局。强化舆论宣传,聚焦水环境治理,进行公开曝光;强化公众参与,出台《关于开展全省“五水共治”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出现农村“池大爷”“塘大妈”,企业河长、乡贤河长、华侨河长和洋河长等各类治水大军。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1.加强生态财政政策供给;2.加大“五水共治”的财政投入力度;3.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水。

(资料来源: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党校(行政学院)分院官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文博会今日开幕,文化山东蓄势待发

    11.jpg

    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共设置9大展区和1个供需洽谈区。特别是“一带一路”展区、新媒体展示专区、沿黄省区文化产业联展、文博会与文化惠民消费季有机结合、网上文博会等,成为本届文博会亮点。[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打造美丽宜居百姓安居新山东

    11.jpg

    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百姓安居新山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宜居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村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据李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省城镇化率由...[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齐鲁政情|山东调整多市纪委书记,最年轻的生于1975年

    齐鲁政情|山东调整多市纪委书记,最年轻的生于1975年。据烟台市纪委网站消息,9月16日下午,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省委批准,初炳玉同志任中共山东省委第十二巡视组组长,不再担任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委员,中共淄博市纪律检查...[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20日开幕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20日开幕。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本次成就展是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安排,以“奋进的山东”为主题,分为“百废俱兴艰苦创业”“勇立潮头砥砺前行”“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部分,精选600余...[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大竞赛 大比武|菏泽:“归雁”回乡签下近400亿元大单

    大比武|菏泽 “归雁”回乡签下近400亿元大单。菏泽挖掘在外就业创业人员资源优势。“归雁”为何如此青睐故乡?从两位返乡创业者的故事中可见一斑[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理上网来|“制造+服务”,中央为何如此重视“两业融合”?

    理上网来|“制造+服务”,中央为何如此重视“两业融合”。最近一段时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焦点,也是中央关注的头等大事之一。首先,两者融合发展,有效改善供给质量,实现差异化竞争并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