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问道|从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看看这些地方都有哪些“实招”

2019-09-19 06:36: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王红军

贵州省镇宁县发展辣椒订单种植2万亩,预计带动贫困人口7000余次;甘肃陇南地区辣椒种植面积达3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约1500户;新疆地区种植辣椒面积达35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万户……这一连串数字,都源于青岛胶州市的牵线合作。作为全国最大的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胶州市将“辣椒消费扶贫”做成了精准帮扶的成功范例。

胶州小辣椒已经扶贫到了边疆。而在2018年底,我省已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信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坚持精准方略,深化扶贫举措,三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8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任务。

但是,根据我省工作布局,“基本完成”只是阶段性成果,2019年是“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截至2018年底,我省还有脱贫享受政策人口239.7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占56%,病残人口占56.9%,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力人口占55.7%,巩固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明确指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这些都表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做好两者的统筹衔接,是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今年7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持政策》,再次提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

——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和控辍保学措施,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失学辍学。

——健康扶贫方面,加强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卫生室服务全覆盖。

——住房安全方面,对有改造意愿、资金筹措确实困难的,财政资金可以先行补贴;对无改造意愿的,运用农村集体公租房、置换或租赁闲置农房等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扶贫资产运营方面,全省已形成经营性扶贫资产91.6亿元,全面落实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四权分置”,归村集体所有的扶贫资产全部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实现资产有人管,实现资产可持续发挥效益。明确目标,才能精准发力。

记者根据近日出版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梳理了多地从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的案例,以资借鉴。

甘肃静宁县——

职业教育保就业,“以扶智促扶贫”

静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和甘肃省1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为走出发展困境,培养、推动各类人才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静宁县推动教育精准扶贫,紧紧围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建成县职教中心,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到田间、把教室搬到工厂,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落实订单培养、拓展职业教育通用培训平台,使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更加精准。近三年来,职业教育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9%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业率100%,就业稳定率保持在96%以上;每年开展劳务品牌项目、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6000多人次。在聚焦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静宁县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保就业促脱贫的好路,为深度贫困地区如何“以扶智促扶贫”提供了借鉴。实践充分证明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不仅可以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还能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可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福州市与甘肃定西市——

扶贫劳务协作,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所辖六县一区都是特困地区,与福州市距离遥远,气候、饮食等差异巨大,贫困劳动力没有到福州务工的习惯,且与江浙等地相比,福州市企业薪酬待遇缺乏明显优势,劳务协作基础薄弱、几近空白。为实现“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确保贫困劳动力“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劳务协作双方坚持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由两地人社部门主抓落实,明确目标任务主责,从构建全方位政策和资金支持体系、贴近基层宣传动员、定向定岗招收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开发千岗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组织输转实名制信息系统等方面多措并举,用心用情,全过程做好扶贫劳务协作对接和服务。2017年以来,福州市企事业单位累计在定西107个乡镇、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1场,吸纳定西贫困劳动力7000多人次,直接带动近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组织输转建档贫困户劳务数占东部地区帮扶甘肃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

四川省——

以“富脑袋”促进“富口袋”

四川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贫困地区主要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88个贫困县,贫困村11501个。其中,4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集中在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乐山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1/2,有3993个贫困村,是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扶智”“扶志”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同时,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集、特色文化资源富集,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就业增收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四川省立足实际,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统筹“硬件”与“软件”“扶智”与“扶志”,积极探索文化精准扶贫多种途径。通过强化政策资金保障、补齐文化设施短板、加强脱贫攻坚主题作品创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典型引领等具体措施,着力推动贫困群众开阔视野、明晰思路、增强自信、增添动能。四川省在文化扶贫中,注重处理好“送文化”与“种文化”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及社会参与的关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整体推进与典型示范的关系,有效改观了贫困群众意识、改善了贫困地区民风、提振了贫困群众士气,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

过去,云南独龙江乡独龙族群众靠“轮歇烧荒、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等生产生活方式艰难度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独龙江乡的“树越砍越少,山越烧越秃”,群众却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到2011年独龙族群众人均纯收入仅为1255元。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政策后,山绿了、水清了,而生态保护和独龙族群众生存的矛盾依然突出,探索一条“不砍树、不烧山”也能脱贫致富的路子,成了当地党委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在具体实践中,他们立足乡情,广泛论证,坚持保护优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发展草果、独龙牛等林下特色种养产业,实现发展产业就地脱贫一批。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或生态保护人员,实现工资性的稳定收入;实施“以电代柴”项目,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成立生态产业合作社,让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产业项目,就地实现劳务收入。2018年底,独龙江乡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陕西镇坪县——

让每一片绿叶焕发财富光芒

镇坪县在经历“山上砍树卖棒棒、地下挖矿卖煤炭、河道建坝卖水电”的艰难探索中,一直面临着既要解决政绩考核、历史问题、项目建设、群众陋习等重重矛盾,又要突破绿色空间、绿色招商、绿色产业互动发展的难解之局。2013年以来,镇坪县在践行“两山”理念上,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生态立县为根本的美丽经济之路。坚定绿色决策,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变为“养山吃山、养水吃水”。优化绿色空间,把“山水风光好,家园美如画”作为发展第一品牌,森林覆盖率保持88.6%、南江河水质常年保持II类以上、优良天数保持350天以上。实施绿色招商,建立生态准入负面清单,以优异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绿色投资。发展绿色产业,以生态旅游引入绿色消费,靠绿色市场开发特色产品、升级全域产业,通过多渠道实现生态强县、绿色富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文博会今日开幕,文化山东蓄势待发

    11.jpg

    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共设置9大展区和1个供需洽谈区。特别是“一带一路”展区、新媒体展示专区、沿黄省区文化产业联展、文博会与文化惠民消费季有机结合、网上文博会等,成为本届文博会亮点。[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打造美丽宜居百姓安居新山东

    11.jpg

    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百姓安居新山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宜居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村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据李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省城镇化率由...[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齐鲁政情|山东调整多市纪委书记,最年轻的生于1975年

    齐鲁政情|山东调整多市纪委书记,最年轻的生于1975年。据烟台市纪委网站消息,9月16日下午,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省委批准,初炳玉同志任中共山东省委第十二巡视组组长,不再担任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委员,中共淄博市纪律检查...[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20日开幕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20日开幕。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本次成就展是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安排,以“奋进的山东”为主题,分为“百废俱兴艰苦创业”“勇立潮头砥砺前行”“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部分,精选600余...[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大竞赛 大比武|菏泽:“归雁”回乡签下近400亿元大单

    大比武|菏泽 “归雁”回乡签下近400亿元大单。菏泽挖掘在外就业创业人员资源优势。“归雁”为何如此青睐故乡?从两位返乡创业者的故事中可见一斑[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理上网来|“制造+服务”,中央为何如此重视“两业融合”?

    理上网来|“制造+服务”,中央为何如此重视“两业融合”。最近一段时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焦点,也是中央关注的头等大事之一。首先,两者融合发展,有效改善供给质量,实现差异化竞争并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详细]

    09-19 06-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