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理想信念 东营市委常委会到《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

2019-09-17 18:42:00 来源: 东营网 作者:

  9月17日上午, 东营市委常委会在广饶刘集后村《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

  市委书记、 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宽端主持专题学习,省委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卢保民到会指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军,市政协主席陈泽浦和市委常委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共产党宣言》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并围绕“理想信念”“宗旨性质”进行了研讨交流。

  李宽端在交流发言时指出,东营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流淌着红色血液的热土,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到党员干部群众的血脉,为东营不同时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要带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使广大党员在重温历史中回望初心,从先烈先辈身上汲取力量,在不断检身正己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李宽端指出,能否做到“两个维护”是检验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试金石”,我们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检视在理想信念、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把理想信念的“航标”时刻装在心里、深刻铸入灵魂,把“两个维护”转化为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

  李宽端强调,加强理论学习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坚持学思用贯通,把准思想理念的“定盘星”。常委同志要以上率下,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沉下心来,集中精力,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任务,认真对照检视,找准思想上的差距、落实上的短板,推动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东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李宽端指出,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的精神航标,我们要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办实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努力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宽端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共产党人源于坚定理想信念的优秀品格,我们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全市上下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际行动展现推进东营事业发展的执着、韧劲和定力。要解放思想勇争一流,每项工作都要提高标准,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水平。要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带头到矛盾困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解决问题,带头推进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要改革创新大胆突破,从制约改革发展最突出、从释放活力最有效的问题抓起,聚焦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改革、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完善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等重点领域,加快流程再造,深化制度创新,以改革催生新动力、增创新优势。要扑下身体狠抓落实,对市委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只争朝夕往前赶,以“钉钉子”精神抓推进、抓落实、抓见效。

  卢保民对专题学习进行了点评,并对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提出了要求,他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守初心担使命上下功夫,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推动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要紧密联系实际,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要坚持刀刃向内,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发扬斗争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要坚持以上率下,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市级领导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升标杆,以更高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检视自己,带头抓好学习教育,为全市党员干部作出表率。

  (记者:文/蔡文龙 图/于中平)

  山东刘集村党员历经艰险

  誓死守护《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1920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首次译成中文,正是这版油印册子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炬。很多人不会想到,作为存世不多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中的一本,历经无数战争炮火依然得以留存,竟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紧紧相连。

  这是在大王镇刘集村拍摄的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2007年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 摄

  因1920年8月版《共产党宣言》的书名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所以9月又再版重印过1000册,把书名改正过来,同时封面也换为蓝色马克思头像。因此常称首版《共产党宣言》为红头本,二版为蓝头本。

  这是广饶县《共产党宣言》纪念馆收藏的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2018年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鲁北平原的一个普通村落。上世纪20年代,王尽美、邓恩铭等共产党人在这秘密开展活动,王尽美介绍刘子久入党。1925年春节期间,刘子久受党组织的派遣,借回家探亲之际,秘密发展刘良才入党。刘良才入党后,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成立中共刘集支部,成为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的建立就如一颗火种点燃了整个鲁北大地的革命之火,为早期革命斗争及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农历正月十五,回家省亲的济南女子职业学校教员、党员刘雨辉来到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家中,掏出自己珍藏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中文译本,交给了刘良才。她神情凝重地说:党员都应该学一学,它会让我们明白革命的目的,知道今后走的路。

  这是广饶县《共产党宣言》纪念馆收藏的早期多个版本《共产党宣言》复制本(2018年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刘良才接过书,揣进怀里。他明白,他接过的不是一本书,而是神圣的使命。夜深人静,刘良才常常召集党员和进步农民,一字一句地学习《宣言》。

  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白色恐怖笼罩全国。676种书刊被国民党列为“非法禁书”,《宣言》名列榜首。刘良才冒着生命危险,在住宅墙角外挖了一个隐蔽地窖,把书藏起来,躲过敌人无数次搜查。

  1931年2月,刘良才接到省委命令,赴潍县任县委书记。临行前,他把《宣言》郑重地转交给村党支部委员刘考文,叮嘱他千万要把书保存好。刘考文深知责任重大,他把书看得像命一样珍贵。形势稍一宽松,他就组织党员群众学习。一遇紧急情况,他就赶紧把书藏进粮食囤底、灶头、房顶瓦下、鸟窝,使敌人的多次搜查落空。

  次年8月,博兴暴动失败,广饶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刘考文意识到,自己随时都可能被捕。死,他并不害怕,但决不能让《宣言》落在敌人手里。他想到,共产党员刘世厚憨厚老实,平时不太引人注目。于是,他悄悄来到刘世厚家,把《宣言》交至刘世厚手里。刘世厚接过书,深深地点头。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刘考文被捕,刘良才也在潍县英勇就义。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1933年,刘世厚毅然携带《宣言》离开故土,沿路乞讨为生,辗转胶东半岛,一去就是4年零8个月,直到抗战爆发,他才回到刘集。

  1941年1月,日伪军对刘集血腥屠杀,万幸的是,刘世厚事先把《宣言》埋在床底,躲过劫难。

  1945年1月,日军再次对刘集“扫荡”,惨无人道地放火屠村。已逃出村的刘世厚见状,冒着熊熊烈火,冲回村里,爬上房顶,从墙缝里取出装着《宣言》的竹筒,使《宣言》免于被焚。

  后来,刘世厚精心制作了一个木匣子,把《宣言》装起来,埋在地窖里。新中国成立后,刘世厚取出木匣,把快散架的书用线缝好,再用一块粗蓝布包起来,重新装进木匣,外面又套了个木箱。

  其实,刘世厚不知道,他用心血甚至生命保护下来的《宣言》,一直牵动着周恩来总理的心。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召开期间,已重病在身的周恩来见到《宣言》最初译者、时任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紧握着他的手问道:《共产党宣言》最早的译本找到没有?那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陈望道看着总理期待的目光,遗憾地摇了摇头。1975年5月,刘世厚把《宣言》交给政府时,周总理和陈望道先生已相继辞世。

  《宣言》是部“大书”“厚书”,刘集村的农民没多少文化,对《宣言》承载的厚重未必真正读得懂;对主义、制度、政党这些话语的深重含义,很难搞得明白。是什么支撑他们宁可舍弃生命而不舍弃《宣言》呢?我想,这来自于他们的纯朴,这是农民的生命底色。他们虔诚地相信,《宣言》为他们着想,《宣言》中有他们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把《宣言》看得神圣无比,这种朴素的理念成为坚定的信仰。

  如今,这本《宣言》陈列在东营市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本书系平装本,长18厘米,宽12厘米,书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半身像,书名从右至左排列,只是“共产党宣言”错排成“共党产宣言”。由于经世流年,书的纸张焦脆了,装订开裂了,边角也破损了,但《宣言》不老,精神长青。

  电视连续剧《宣言》

  电视连续剧《宣言》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的最早农村支部之一——中共刘集党支部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保存到现在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为原型素材,再现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与日伪敌顽、反动政权、地主恶霸进行斗争的革命历史和和几代人为保护《共产党宣言》流血牺牲的感人故事。从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成长壮大历史,折射出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有小到大,直至推倒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史。>>观看《宣言》全集

  电影《大火种》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示精神,弘扬主旋律、唱响中国梦,传播正能量。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拍摄了以反映《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农村传播过程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大火种》。

  2016年6月19日下午,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大火种》在北京举行全国首映式。>>新闻详情

  电影《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原著曾荣获2014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由著名导演苗月执导,演员陈瑾等主演,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及中共广饶县委、县政府,北京海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广饶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大火种》是根据发生在广饶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再现的是1926年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在广饶的党员和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也是山东省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重点打造的献礼影片。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华飞

推荐阅读
  • 山东累计筹资27亿元促节能减排 建成相关项目92个

    timg (1)_副本.jpg

    记者日前从省能源局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专项贷款资金2.5亿美元,撬动配套资金投资近14亿元,目前已实现总投资27亿元,建成节能减排项目92个,累计节约标煤1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67万吨、二氧化硫1.6万吨、氮氧化物1.4万吨。为加快推进全省节能...[详细]

    09-17 07-09新锐大众
  • 山东上半年发现2116款恶意手机软件样本

    timg (2)_副本.jpg

    针对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网络安全难题,在论坛及随后的圆桌会议环节,来自山东省公安厅网监总队、知名网络安全企业以及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纷纷为山东省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支招。尤其是齐鲁工业大学,它们与山东省科学院科教融合后推行的“所院一体”的科教融合示范学...[详细]

    09-17 08-09大众网
  • 山东撬动136亿投资:小清河复航项目可望年内启动

    这是9月16日大众日报 新锐大众记者跟随山东省财政厅PPP采风团,在位于济南唐冶新城的小清河复航工程PPP项目建设指挥部获得的信息。据小清河复航PPP项目筹备组组长柳温臣介绍,该项目投资136亿元,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中标。[详细]

    09-17 07-09新锐大众
  • 山东妇女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8岁提高到79岁

    9月1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省妇联主要负责人等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山东妇女政治地位明显提高,许多优秀女性走上各级党政领导岗位,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党政...[详细]

    09-17 07-09齐鲁晚报
  • 山东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学习期享受工资待遇

    在此基础上,力争在2019至2020年,全省每年培训1万名新型学徒;2021年起,每年力争培训2万名以上新型学徒。学徒培训期满,企业应对每个学徒培训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培训结果是否合格出具书面考核鉴定意见,作为培训考核的主要依据。[详细]

    09-17 07-09齐鲁晚报
  •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为了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省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2020年地方立法建议项目。来信请寄至: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院前街1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邮编:250011),请标注“征集立法建...[详细]

    09-17 07-09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