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拄着双拐,忍着剧痛,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2019年9月4日,两个背着勘察箱的年轻民警,一个拄着双拐的中年民警共同行走在杂草丛生的山路上的照片刷爆了宁阳公安人的朋友圈。说起带病坚守岗位的宁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刘远喜,认识的人对他的评价就是一个字:拗。
自从1998年踏进警营,刘远喜已经在法医岗位上工作了21载。这21年里,他始终坚守在刑侦工作的最前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始终如一的挚爱着自己的法医事业。2019年入秋以来,刘远喜的痛风病情加重,并且诱发了双侧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双侧踝关节滑膜炎、右踝剥脱性骨软骨炎等病情,但考虑单位人手紧张,全县只有他一个“老法医”的实际,刘远喜委婉拒绝了领导的关心,依然坚守在岗位上。9月4日上午10时20分许,接到“某山顶的树上吊着个人”的报警,刘远喜立即拄着双拐,与刑警大队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山上没有道路,车开不上去,同事们知道他的病情,劝他等着支援力量,刘远喜的“拗”劲上来了,拄着双拐头也不回的就往前走。到了路途的后半程,山上根本就没有了路,刘远喜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右踝关节处越来越痛。
他又咬紧了牙关,努力向前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蹒跚而行,他和同事们终于到达了现场。他立即投入到了现场勘查的工作状态中,经过规范、仔细的工作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他这才放下了那颗紧紧悬着的心。
“小的时候,想着能当兵或者当警察。毕业的时候,让我去当医生,我当时就很急,跟家里‘拗’着不去上班,机缘巧合,最后我就真成了一名警察‘医生’。”说到自己的职业旅程,刘远喜总是自豪的这样说。21年前,刘远喜作为专业人才被招录到宁阳县公安局工作,从此开启了和普通医生不一样的职业生涯。
“既然是专业人才,就要做专业的事,我就不信我比别人差。”一上班,刘远喜的“拗”劲就上来了,但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永争第一的“拗”劲,支撑着他走过了无数个法医岁月。
入警以来,刘远喜始终奋战在法医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只要辖区内有重大案件,他都即刻动身,并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而每次他几乎都能凭借扎实的专业水平,全面客观,还原真相,做到“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从警21年来,刘远喜共参与或者组织重特大案件现场勘查、相关检验380余起,出具重大案情鉴定书1900余份,检验活体12000余起,出具临床法医学鉴定书10200余份,并据此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6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820余名。
公安工作,是维护法律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刑侦侦察及法医工作担负着侦破案件和保障诉讼的重要职责。刘远喜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及时全面的收集大量证据,为侦查工作的攻坚突破提供支撑。
2016年的深冬,辖区发生一起“失踪案”,刘远喜带领技术民警赶赴现场后经过对遗留车辆详细勘查发现,在车的左前门内板及手刹上发现有一抹擦过得血痕,近二十多年现场勘查经验使他感觉到失踪人员有可能被害,行事谨慎的他排除各种意外的可能后,立即向领导汇报,并推测该案可能是故意杀人重大刑事案件。
后经侦查发现,吴某有重大嫌疑,但当把嫌疑人抓捕后,犯罪嫌疑人百般抵赖,负隅顽抗,此时民警还未找到关键证据,审讯急需要有力的证据来打破僵局。
刘远喜反反复复的模拟着案件现场,努力地发现着关键证据。终于在车辆的左前门侧面发现了关键线索。他迅速开展工作,最终找到了关键证据。“放心吧,我们没有抓错人。”他的话犹如一句“定海神针”,让全体参战民警兴奋的几乎喊了起来。在铁一般的事实证据面前,很快,犯罪嫌疑人不得不如实供述杀害他人的犯罪事实。
说起他“拗”的故事还不少。2019年初,刘远喜组织成立了宁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科研小组。为改善基层法医解剖工作现状,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体会,经过艰苦研究分析,他决定研发“数控自动开颅机”。但因为受现实条件的影响,且该技术在国内也有不同的研究人员,很多人不同意研发这个项目,但刘远喜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对这些同志们劝说到,法医病理岗位的工作是刑事科学技术最基层的一项工作,对打击刑事犯罪及维护社会稳定是至关重要,是最辛苦最不可替代的,然而当前涉及法医病理相关的科研项目仅限于虚拟解剖等数字化的一些高科技项目,对于传统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尸体系统解剖领域却是无人问津。尸体系统解剖工作一直是最脏、最累、费时较长的一项体力劳动,在整个解剖过程中开颅阶段是整项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样也是高污染的,需二人以上配合耗时四十分钟左右才能完成,他想为改善广大基层法医病理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尽一份力。听了他的分析,看着他的坚持,同事们纷纷表示赞同。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创意专利,而且与武汉某公司合作研制并开发出了产品,如果能顺利通过检验,将有效填补国内解剖领域的空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五年时间,城区规模由28平方公里扩大到近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20万人增加到35万人,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比2014年提高6.7、18.8个百分点……作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初秋的郓城充满生机。[详细]
9月10日,根据市民的反映,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对小清河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没头没尾”,施工牌没有开竣工时间等现象进行了报道,引发关注。位于槐荫区东沙王路与清河北路的工程段为“静享乐活”标准段,目前标准段的施工已接近尾声。[详细]
经各地区各部门遴选推荐、群众网上投票、组委会集中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认真审核,产生300名“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包括278名个人,22个集体。山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一片英雄模范辈出的热土。[详细]
中秋节期间,山东公安机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要求,出动警力9.3万余人次,全面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广大民警放弃与家人团聚,履职尽责,扎实做好节日安保工作,确保了全省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旅游景区秩序井然,全省人民群众在安乐、祥和的气氛中欢度佳...[详细]
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改善水库移民村面貌,近日,省水利厅、省财政厅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2亿元,用于建设全省60个齐鲁样板“美丽移民村”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详细]
届山东文博会期间,在以往文化惠民消费券的基础上,第三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推出“活动定向券”,组委会将联合各主题活动,签约商户400余家,现场发放200万元文博会定向消费券。济南文化惠民消费季惠民平台“贴票票”将设立文博会专区,给予定向消费补贴助力文博会,促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