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花不到600元,这个大学生怎么过的?

2019-09-11 10:30:28 来源: 半岛新闻 作者:

每月花不到600元,这个大学生怎么过的?

19-09-11 半岛新闻

文/图 半岛记者 李珍 实习生 张雪晶

近日,一个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的帖子火遍网络,一名大一新生希望自己的母亲每月给自己4500元的生活费,母亲拒绝后她感到很委屈,认为大学生每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并不够日常开销。一名在校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呢?为此,记者调查了青岛几所高校,以山东大学(青岛)、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为范围展开了问卷调查。截至发稿,已经有350余人参与本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岛城高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下的占到近七成。

每月生活费多少够用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位刚入学的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却遭到了拒绝。她觉得自己很委屈,认为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话题一出网友纷纷留言,有网友表示,无论家庭情况如何,一个月4500元实在太多了,很多刚上班的白领的收入还没有这么多。也有网友认为,大学生生活费多少应该根据家庭条件,如果家庭条件很好的话,多给点也无可厚非。

进入九月份正是大学开学的时间,究竟大学生们每月的生活花费是多少呢?记者对岛城的几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青岛几所高校中大部分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至1500元,占比高达49.86%,每月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的占比为33.6%,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为11.05%;500元-1000元的占比17.47%。山东大学(青岛)大三的小巩每月生活费在2500元至3000元。她告诉记者:“我每个月的聚会挺多的,一个月有三四次聚餐,加上谈恋爱出去约会也有一些开销。另外,我平时也喜欢买衣服化妆品之类的,自然花的多一些。”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张晶(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来自淄博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有正式工作,每月生活费固定的是1000元。“我妈每个月给我打到卡上,我除了吃饭花费500元之外,每个月会网购一部分生活和学习用品,加上电话费,大概能剩下200元左右。”张晶说,她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办了另一张个人储蓄卡,两年多来已经攒了4500元,都是从生活费里省出来的。

据张晶介绍,她了解的身边同学的花费普遍在1000元-1500元左右,也有花得多的,可能每月超过3000元。“那位花费比较多的同学,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自己出国旅游的照片,加上化妆品,换手机,肯定消费不少。”但张晶也告诉记者,她的同学中有一位学习很好但是生活却非常节省的,每个月花费不会超过600元。

记者惊讶之余也对这位姓赵的同学进行了了解,据采访,小赵也是传媒学院大三的学生,不仅学习在班级里是第一名,还是班委,对同学都非常友善。最令人吃惊的是,她每个月的消费不会超过600元。“如果是我,600元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张晶笑着说。小赵的生活非常节俭,基本不会随便买衣服,也很少出门聚餐,平时在食堂吃饭也会算账:早上一碗面条1.5元,中午两个菜加米饭5元左右,晚上吃包子3元左右,如果买水果的话,一天也不会超过15元。之余生活用品,她会计划好,每两个月网购一次。

城市消费水平也是影响生活费金额的一个因素,但在调查中有一名大二的同学这样告诉记者:“我家亲戚在上海读书,上海的消费水平可不低吧,但是他一个月也就两千多点,花不到三千。”根据某记账APP发布的大学生消费报告显示,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超过两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和杭州,而成都大学生平均生活费为一千九百元。

日常开销与记账习惯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有大额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电子产品和外出旅游上,还有一些同学是花在兴趣爱好、恋爱约会、回家路费、学习资料、购买球鞋等。大学生的生活费也分为计划性消费和随机性消费,记者采访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有记账和编制预算的习惯,对于自己的每一笔开销都有明确的规划。

中国石油大学大二的小刘表示,她的生活费会分成饮食、娱乐、学习、外出等几个部分,每一笔花销都会分门别类记录好。刘同学说:“我会在每个月初把各个类别的开销做个预算,在月末的时候把剩下的钱存入自己账户或者给家人朋友买礼物。”张晶从大一入学就通过记账APP来记录每一笔花销,“我会把每一花销都记下来,每一笔花了多少、怎么花的都会写明白,这样月末清算时会很清楚,剩下的生活费就存在自己的小金库,以后可以自己计划着买大件或者应急用。”张晶已经从2017年坚持到现在,她说,看到自己记账的记录更多的是自豪,因为她不仅养成了记账的好习惯并且坚持了两年多。

生活费不够怎么办?

因为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是来源于父母汇款,当他们在月末生活费不够时该怎么办呢?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40.79%的同学属于月初土豪,月中小康,月末吃土类型,在下一笔生活费到来之前他们会省吃俭用坚持着。19.26%的同学会向父母求助,还有1.42%的同学通过网贷来解决。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花呗”和“借呗”的小额借款。由于媒体和老师对校园贷危害的普及,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要选择风险小的方式借贷。

除了父母的汇款,也有一些同学平时会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取部分生活费,这些同学认为通过兼职赚部分生活费不仅可以减轻家长负担,还能使自己得到锻炼获得一定社会经验。这些同学通过兼职赚取的钱不仅可以满足日常花销,还可以投资自己。青岛大学大四的小孙同学每个月通过到托管班做老师,兼职赚取500元左右,她利用这部分钱为自己报了瑜伽班。她告诉记者,“因为现在大四了课余时间比较多,利用打工的钱给自己报了瑜伽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保持身材,让自己的爱好丰富起来。”

律师:父母支付生活费是情分

父母对大学生生活费有没有支付义务呢?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恩民表示,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而“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父母已无需再承担支付生活费的法定义务。多数在读大学生已经年满18周岁,不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王律师表示,父母资助成年子女是道德、情感、传统习惯使然,并非法定义务,父母愿意资助成年子女是出于亲情,不愿意资助也不违反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王律师认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应该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做好消费计划,减少不必要消费。同时,王律师也提醒大学生,不要因过度消费接触不良的“校园贷”,给自己和家人造成沉重的负担。

编辑 陈邵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推荐阅读
  • 山东坚持从严从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第一批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jpg

    开展主题教育,干部群众最盼的是真正解决问题,最怕的是形式主义。山东第一批主题教育有一项十分鲜明的特质:始终聚焦主题主线,坚持从严从实的工作导向,拿出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办法,真刀真枪、下大力气解决实际问题。[详细]

    09-11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济南打造20个夜间经济示范区、30个夜间经济聚集区

    济南风景2.jpg

    》日前正式实施,将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具有国际标准、行业规范、泉城特色的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体系,打造有温度、善感知的“济南服务”品牌,创建国家消费中心城市,打造20个夜间经济示范区、30个夜间经济聚集区。据了解,济南提升商业服务业质量将做好十四大重点...[详细]

    09-11 09-09经济导报
  • 青岛申办2023年亚洲杯进入考察阶段 结果下月揭晓

    青岛.jpg

    (记者 刘文超)自从2023年男足亚洲杯主办权尘埃落定后,谁将最终成为主办国中国的承办城市牵动着许多球迷的心。“海之沙”体育场还具备承接体育比赛、文体表演、健身娱乐、商务办公、展会展览等多种综合大型活动的条件。[详细]

    09-11 08-09青岛新闻网
  • 不文明养犬行为频发 管好一只狗是小事吗?

    宠物.jpg

    不文明养犬行为频发。你有没有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走在路上遇到不拴绳子的狗尤其是大型犬时心里总会瑟瑟发抖,甚至有的狗还会凑到你脚下东闻闻、西看看,这时养狗人会用非常自信的语气对你说 “没事!这狗不咬人[详细]

    09-11 08-09济南日报
  • 山东文博会42家分会场各显神通"亮绝活" 观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文化大餐

    山东文博会42家分会场各显神通"亮绝活"。9月6日刚刚举办的开放麦脱口秀活动令很多人大呼“过瘾”[详细]

    09-11 09-09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 山东第一医科大开学,为4名院士颁聘书

    山东第一医科大开学,为4名院士颁聘书。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宁光首先向6000余名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与祝贺,向一路关爱他们学习、成长的家长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作题为《放低行远[详细]

    09-11 09-09齐鲁晚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