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高新区汉峪金谷夜景“点亮”了经十东路。汉峪金谷片区以金融办公、企业总部和配套商业为主。(资料片)
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已于今年5月启用。(资料片)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济南连续举办两场重要活动。8月3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启动建设暨动员大会举行;9月1日,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举行,让中国最顶尖的企业与企业家再次会聚济南。
自贸区济南片区启动建设,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选择济南,时间上看似偶然重合,但是从两场活动的背后却能够读出济南发展的必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提升城市首位度
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前进
“纵观世界著名城市的发展史,每一座城市的崛起总有那么几个至关重要的节点。”8月31日上午,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启动建设暨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如是说。在济南的历史上,2019年8月底到9月初的这两天,足可以载入史册。
自贸区试验区牵手济南,加上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两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会叠加,为济南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也向人们全面展示了济南发展的决心。
这种决心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升城市的首位度,扬起省会龙头。“济南在强省会战略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实现自身的发展,也要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前进,将济南都市圈建设成半岛城市群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济南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吴学军说。
在吴学军看来,自贸区济南片区的落户,将极大地助力济南实现这一目标。“自贸区内,会有很多开放的要素聚集,包括金融、科技等,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的落地,不仅对济南是一个巨大利好,对济南都市圈的其他城市也有带动作用。”而从济南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来看,从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来看,济南的发展也会给大企业带来良好预期。
一个城市的首位度体现在将中心城市的作用发挥出来,集聚区域内要素,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很多城市都在创建中心城市,但济南作为省会更有比较优势,尤其从投资前景来看,济南能够把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大企业也必然会往这里布局。”吴学军说。国家中心城市要形成发展的氛围,要求生产要素的集聚,济南市布局的十大产业都是现代化、有投资前景的新型产业,所以企业自然也会往这里转移。
特别是在自贸区内,济南此前已初步形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产业聚集,拥有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对于对市场高度敏感的企业家来说,都是难以忽视的优势资源。可以说,这些成绩与潜力,让济南在招揽新经济时腰板更硬,也让大型企业、科创企业、创业者对济南的信心更足。
作为省会,济南也拥有全省最集中的教育、医疗资源,这也决定了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济南对于高技术人才拥有极高的吸引力。同时,济南作为高校集中的城市,每年输送的大量优秀毕业生,也为济南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自贸区落地
更有利于吸引总部企业
通过这两场活动,济南也清楚地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济南需要什么样的产业。
纵观今年济南的“双招双引”,可谓战果不断。今年5月,济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赴北京、上海召开“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双招双引”推介会,聚焦央企和世界500强企业,大力推介济南,接连签约79个项目,强力推进招大引强。而无论是自贸区济南片区的揭牌仪式上,还是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济南再次签约了一批大项目,这无疑是济南“双招双引”的接续用力。
在中国企业500强高峰论坛上,济南与500强企业现场签约十个大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高端医疗、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其中总部企业众多,中铁建工章丘商业综合体、宋风古城项目、德国高端医学设备项目、温氏总部项目、中国中铁山东区域总部项目签约。发展总部经济已经是济南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承环渤海,西通中原经济区,一直是500强布局全国走向全球的战略要点,在济南跨越发展的过程当中,500强企业贡献巨大,功不可没。”王忠林在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截止到目前,已有196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济南,设立了80个区域性总部,总投资超过了万亿元。
总部经济能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利好。企业总部基本上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有助于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吸纳就业,因此总部经济为各个地方政府所青睐。而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在汇集了大批省属企业总部的同时,还将目光瞄准了更多全国性、全球性企业,希望将济南打造成它们华东、华北区甚至北方总部所在地。
自贸区的落地,也为济南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便利。在自贸区,各项政策相对开放,十分有利于吸引国外企业,特别是初次踏足中国的外企将总部设立于此。目前,济南已经在自贸区片区内建成或正在建设济南国际金融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吸引全球企业的总部入驻。
外资项目的进入 将提升城市外向度
在世界城市排名中,济南已晋级“全球二线城市”,又朝着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方向迈进,开放的基因更加凸显。500强企业论坛来济办会,看重的不仅是济南的产业基础,也是济南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的体现。而自贸区的落地,更是对济南外向度不断提升的一种肯定。
“济南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化指标没有问题,国际化指标还有很大的成长和提升潜力。”吴学军认为,国家级战略本质的要求是提高开放程度,而自贸区济南片区的设立,可以进一步推动先行先试,追求自由化、便利化、市场化,在此基础上大量外资项目会进入,它们在这片区域内加工、生产、服务,从而带动济南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济南已经形成了加快发展的进程,有了投资热土的氛围,会向更多市场主体传递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这里是有增长潜力、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
自贸区的设立,意味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济南的营商环境也走在了全国前列,越来越多的500强、央企等企业选择济南,也是由于这里产业基础的不断加强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自贸区济南片区重点打造四大创新高地,营商环境就是其中之一。“总部十条”“金融九条”“外资十条”“科创十一条”“人才新政30条”……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拿地即开工”“一次办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不断落地。“从去年以来,济南的营商环境确实发生很大变化,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一次办成的改革,拿地即开工在全国复制推广,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着济南从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正在崛起的城市,也给大企业投资者良好的预期。”吴学军说。
营造最佳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是核心。作为国家改革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共确定了7个方面28大项162项具体创新举措,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自贸区将以最简的手续、最少的环节、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为济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强大制度支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翼晖
执行国家基药目录,我省告别“增补”。记者今天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本月底起,我省各公立医疗机构将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省级增补药物目录停止使用[详细]
9月2日,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网站发布《新建铁路郑州至济南铁路山东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显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郑济高铁山东段的建设是可行的。郑济高铁山东段正线自南往北并行京沪高铁外包引入济南西站上海端咽喉区车挡。[详细]
1988-1992年,进出口规模由2.8亿美元扩大至8.7亿美元,年均增长33.3%;出口规模由2.2亿美元扩大至6.6亿美元,年均增长32.2%;进口规模由0.6亿美元扩大至2.2亿美元,年均增长36.8%。[详细]
潮牌、美食、原创、插画、玩具、艺术装置在这里跨界碰撞,香港企业携其自主设计生产文创亮相,台湾五大板块带您领略地道宝岛文化……9月2日,记者从山东文博会执委会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和台湾将集体参展第八届山东文博会,展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果。此次参展文博...[详细]
山东出台细则。省级机关要定期公示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决省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存在用车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管理存在短板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级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财政厅日前出台《山...[详细]
9月2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记者 陆波 通讯员 胡全福) “我们全力推行告知承诺制的覆盖范围,由目前的30项增加为49项,下步还将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将更多审批事项纳入进来。”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胡英告诉记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