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山东两年半助新疆喀什四县3.7万户脱贫

2019-09-01 07:47: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产业扶贫,让梦想落地开花 

  两年半来,山东助力新疆喀什受援四县3.7万户贫困户脱贫 

  □ 大众日报记者 赵君

  齐鲁晚报记者 高祥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走进新疆喀什,更知这句话的分量。

  地处新疆西南边缘的喀什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所辖12个县市全部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10个县为深度贫困重点县,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21万人。

  山东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的到来,点燃了希望,也激发了梦想。在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越来越多的人出了家门就进工厂,地地道道的农民当上车间主任,贫困村民靠管护防护林年收入达4万元……两年半来,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共助力受援四县131个村摘掉贫困村帽子,3.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5.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摘棉花的农家女成长为车间主任 

  8月22日,记者见到23岁的疏勒县巴合齐乡姑娘麦尔哈巴·乌拉伊木。现在的她,自信阳光,满脸笑容。而谈及过去的生活,她却说:“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一切都像做梦似的。”

  由于父亲长期重病,家庭贫困,2014年,麦尔哈巴·乌拉伊木放弃高考回乡种地。2015年,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在家乡附近摘棉花、打零工。

  命运的改变源于2017年的一则招工广告:山东援疆企业疏勒如意科技纺织有限公司招收纺织工,工资每月3100元,缴“五险”包吃住。麦尔哈巴·乌拉伊木动心了,在母亲的支持下,她报了名。

  顺利通过面试后,麦尔哈巴·乌拉伊木正式进入纺纱车间工作。勤奋好学的她,不断向车间技术师傅学习,每天工作时总会带一个小本子,认真记录下纺纱技术要领。凭借不懈努力,麦尔哈巴·乌拉伊木很快掌握了纺织技能,成为一名成熟的纺织工人。今年年初,她被提拔为前纺车间主任,管理着80人的团队。

  “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正是山东援疆的帮助,让我的梦想落地开花。”麦尔哈巴·乌拉伊木告诉记者,在如意工作两年,她还清了家里的债,盖起了安居房,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像麦尔哈巴·乌拉伊木这样的故事,在疏勒如意还有很多。”疏勒如意科技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狄秀华告诉记者,2017年,

  山东如意集团在疏勒成立公司运行生产,现有员工400多名,其中维吾尔族员工占比达98%,而且所有基层管理岗位全部由维吾尔族员工担任。

  “山东援疆不仅引来大企业吸纳就业,还首创产业援疆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县有开发区-乡镇有小微产业园-村有卫星工厂-户有扶贫车间’的四级联动、上下贯通的产业促就业服务体系,仅在疏勒县就带动20451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其中,直接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5656人。”东营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杨凯说。

  金银花盐碱地上结出“金银” 

  在岳普湖县金银花种植基地里,5200亩金银花长势良好,当地村民盼望着这些金银花能像它的名字一样带来财富。

  “岳普湖地处喀什地区最低处、盐碱化程度比较高,但光照时间长,金银花喜阳、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从山东省九间棚集团引种后,今年5月起已陆续开花。”山东援疆农业专家王琦介绍,预计明年亩均收入将达2000元,为全部种植户带来1040万元收入,帮助许多贫困户脱贫摘帽。而且,金银花一次定植,收益时间可达30-40年。

  针对岳普湖县农业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产业发展进入“瓶颈”等情况,泰安市援疆指挥部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明确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确定了“三果一花”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即利用3年时间对现有12万亩红枣进行提质增效;结合退耕还林规划种植新梅10万亩;积极稳妥扩种无花果3万亩;示范试种金银花5万亩,力争全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为强化技术支撑保障,山东援疆还开通山东农业技术110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农民技术服务队,并建立科研站,详细记录不同品种“三果一花”的生长指标,编印成册,为推进岳普湖县“三果一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不仅是金银花,在岳普湖县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阿依巴瓦提乡,200多个品系的海水稻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惊喜和希望。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种棉花都不长。而现在,放眼望去,四片海水稻试验田里,一片绿油油。

  “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山东援疆积极联系推动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岳普湖县进行水稻插秧拓荒。山东援疆农业技术专家全程跟踪,去年岳普湖海水稻实测亩产549.63公斤,在全国六个试种地排名第一,标志着首次在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盐碱地上试种海水稻取得历史性突破。”王琦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性价比最好的盐碱地改良方式及海水稻植保方式在全疆进行推广。

  沙漠边的贫困人员当上生态林管护员 

  8月23日,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沿着库尔玛路、吾尔曼路等一路前行,两侧新疆杨笔直成行,郁郁葱葱。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沙漠,植被稀少,狂风肆虐的沙尘天气时有出现。

  “麦盖提县三面环沙,是全国唯一一个沙漠嵌入的县,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县城距沙漠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每年沙尘天气达150天。”麦盖提县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宇峰介绍,为改善生态环境,2012年启动实施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南北跨度50公里、东西纵深20公里,计划分三期实施,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积34万亩,原来的沙海变成一望无际的绿洲。“山东累计安排援疆资金6000余万元进行援助,并连续三批选派优秀林业专家来指导植树造林。”

  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也为当地的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提供了机会。

  吾斯曼·阿塔吾拉是库木库萨尔乡尤库日塔瓦尔克期克村1组的贫困农民,2017年3月,他做起了生态林工程管护员。他告诉记者,自己一共管护林地1400多亩,按时干一些浇水、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的活儿,每年收入4万多元,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山东援疆大力实施生态援疆和林业精准扶贫战略,安排152名贫困人员进入生态林基地管护林地及机井,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大,将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山东援疆干部、麦盖提县委常委、副县长卜红博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