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292)经十路30公里路面井盖“换装”,车辆不再“入坑”

2019-08-29 17:50: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刘大帅 岳璋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文图/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刘大帅

  视频/见习记者 岳璋

修复完毕的济南经十路路面

  经十路是济南贯穿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每天来往车辆数以万计。通车15年以来,经十路成为济南最“抗压”的城市道路。然而,与日俱增城市交通压力,让经十路愈发“扛不住”了,路面井盖多处受损,甚至部分路段出现下陷、破损。本月18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协调相关部门,对长达30公里的路面进行集中修复,修补后“迎宾大道”将焕发新的活力,车辆也不再“入坑”。

工人们进行施工

  路面下陷、井盖破损,开车“咣当”响不停

  济南市经十路是贯穿省城东西的最重要的一条交通干线,由于交通压力加大,有些路段已经出现了路面凹陷,此外不少井盖长期受到车辆碾压,出现了井盖的破损和沉降。

  “之前每次经过经十路和历山路交叉口,还有千佛山医院出口附近,井盖下沉现象比较严重。”出租车驾驶员孙富忠告诉记者,这两个路段有连续的井盖下沉现象,有的下沉有近5厘米左右,同时公交车车道的车辙也很严重,每次经过时车辆都会发生“哐当、哐当”的声音。“当时就希望能够快点修复这些路段,这样开车会顺畅许多。”孙富忠说。

  21日上午9点,位于经十路与凤凰路交叉口至舜华路南口的经十路辅路上,记者看到数十位工人在加紧施工作业,对路面的井盖进行修复。记者看到,该条辅路上东边的井盖已经修复完毕,有的地方也把路面整修平整,过往车辆在压过井盖时已经没有之前“咣当”声响。

  “之前经过这段路的时候,压过井盖时异响不断,特别是每次下大雨后,都会感觉路面不平,开车‘咣当’响不停。”记者在采访中,随机乘上一辆116路公交车,公交车司机林师傅告诉记者。现在靠近站台的井盖和路面修复,这让公交车司机林师傅的驾驶体验着实提升了不少。“通行很顺畅,车辆现在经过路面不会晃动,也让无座的乘客站得更稳。”林师傅说。

施工工人用压路机将路面压平

  经十路30公里集中整治,路面井盖实现识别和追溯

  记者从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获悉,本次此次行动的重点范围是经十路快车道和辅路,西起京台高速济南西立交,东至京沪高速邢村立交,涉及槐荫区、市中区、历下区、高新区、历城区等,长度约30公里。

  “我们于18日进场开工,截至目前,污水井盖已经全部修复完毕,现在进行的是电力井盖的修复工作。”在经十路与草山岭路交叉口至经十路与凤凰路交路上,记者看到工人正在进行井盖修补工作。“修复井盖进行流水作业,修复一个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已经修复了100多个了。”现场施工负责人吴照生告诉记者。

  为了能够保证此次修复的井盖和路面可以拥有更长的使用时间,本次的施工标准也进行了升级。“这个井盖的自重达到138公斤,四个工人合力才能将井盖放到相应位置。”井盖的自重加大也让它的承重能力有了提高。“以往一个井盖的使用寿命也就在1-3年就会出现体整体下沉导致井盖沉陷,而现在修补后其使用寿命会大大增加。”吴照生说。

  井盖修复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路面的质量,对此,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组织专门研究团队,对检查井盖技术标准进行升级换版。井盖壁厚显著增加,井盖更稳固,通行更安全。井盖支承底面与井座支承顶面由原铸造后用橡胶圈找平改为车床精加工,井盖关闭后严丝合缝,避免了因橡胶圈磨损、老化等引起的井盖异响问题。统一规范井盖标识,更易识别和追溯,表面采用波浪花纹,既提升防滑性能,更简单美观。

施工现场

  15年迎来第一次大修,“迎宾大道”焕发新活力

  经十路于2004年建成,长约90余公里,至今已通行了15年,是济南市实施“东拓”、“西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济南市“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也是城区建设的示范工程,为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在济南的顺利举行提供了保障。

  作为一条贯通济南东西的道路,经十路途径省体中心、济南奥体中心、省博物馆、山东电视台、山东大学、济南千佛山、济南中央商务区、汉峪金谷等众多地标性区域,是展示济南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但由于经十路经年累月受到滚滚车流的的碾轧,路面沥青和井盖受损严重,因此经十路是否需要大修则需进行斟酌和权衡。

  此次,济南对经十路进行集中整治,从整治内容看,本次经十路不会进行大开挖,而是进行路面修补。一方面是出于对交通出行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经十路自身“硬实力”的一种肯定。

  2006年1月,经十路道路及环境建设工程荣膺全国建设最高奖“鲁班奖”,这是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获此殊荣,也是全国唯一获得“鲁班奖”的城市道路。

  据了解,经十路路面结构按I级城市主干道标准进行设计,快车道72厘米的结构层厚度,与面层SMA新材料相匹配,确保了道路结构的强度要求和行车舒适度,解决了济南全市长期以来因道路结构强度偏低而造成的整体寿命下降问题。而路口处路面基层采用沥青稳定大碎石新材料,施工速度快、性能好。

  此外,统筹城市协调发展,强化和提高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与水平,也是经十路道路及环境建设工程的最大特点之一。正因路面面层和路基高标准建设,让经十路历经十几年风雨依然有着良好的通车环境,也一直是展示济南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本次进行路面和井盖快速提升整治行动,必定会让“迎宾大道”经十路再次焕发活力,通行更加舒适、安全。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赫洋

推荐阅读
  • 山东对口支援兵团建设:聚焦“立体组团” 探索援疆新模式

    222_副本.png

    2017年2月,山东省新一批对口支援兵团的55名援疆干部人才抵达新疆,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工作的帷幕。近年来,山东援疆干部人才聚焦立体组团、打造山东印记,走出了一条符合兵师需要、适应团连要求、富有山东特色的高质量援疆之路。 [详细]

    08-29 08-08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一线|来看看基层干部吐槽的那些“限期完成”有多奇葩!

    111_副本.png

    一线|来看看基层干部吐槽的那些“限期完成”有多奇葩。(1)网友吐槽——周五下午5:20分,我收到上级业务部门通知,要求报送本年度享受xx补助人员的电话号码[详细]

    08-29 08-08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济南百年建筑“老洋行”将变身民宿 投资千万“十一”前后开业

    333_副本.png

    济南百年建筑“老洋行”将变身民宿。,曾是济南首座平移的老建筑[详细]

    08-29 08-08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规模宏大、设备高端!影博会嘉宾点赞"影视之都"

    444_副本.png

    影博会嘉宾点赞"影视之都"青岛新闻网8月28日讯(记者。2019青岛国际影视博览会进入尾声,下午,来自国内外影视产业的近百位嘉宾走入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青岛电影博物馆、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规划展览馆,近距离感受青岛西海岸新区这座“影视之都”的...[详细]

    08-29 13-08青岛新闻网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

    牢记使命|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今年以来,省委办公厅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立足于把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拿出更多精力到基层一线抓落实,采取有力措施精简会议、提高质效,下大力气解决会多会长等突出问题,上半年省委会议减少38.9%,取得...[详细]

    08-29 08-08大众日报
  • 大气的山东人,这三样东西必须再“小气”些!

    所以除去添加进去的食盐,山东人每顿饭都会在不经意间吃下许多额外的盐。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三减控三高”(“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合作协议,要继续管住山东人的盐勺、糖勺和油壶[详细]

    08-29 07-08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